一把名叫“安全感”的鎖,正越來越多地被我們套在婚姻和情感上。
中國的幾大名山里, 我至少知道,華山和黃山上,有一個區域,是專供情侶們來掛鎖的。小小一枚銅鎖,在風景旖旎的高山之巔,經歷滄海桑田,見證愛情的海枯石爛。這把鎖就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同心鎖”。
情侶們很詩意地表達著自己的愛情承諾。可這亙古不變的“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又何嘗不是一道保險門,守護著彼此的情感呢?
實際上,越來越多清晰明白的條文、協議、契約,已站在了“同心鎖”隱含著的款款深情背后。《婚姻法》對個人財產歸屬的重新認證,婚前財產公證,還有“戀愛契約”——我們希冀通過這些東西,來保衛我們愛情和婚姻的安全。
go Dutch:我的、你的和我們的
朋友Lisa剛從法國歸來,我們都以為這個絕對西化、曾經聲言婚姻一定要“go Dutch(AA制)”的現代白領,一定會帶回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可結果讓人失望。
Lisa被一個典型的中國男人從法國接了回來。小鳥依人地站在這個男人的旁邊,曾經的獨立、好強、咄咄逼人煙消云散,哪里還有一點女權主義者的影子?
“男朋友可以有異國情調,熱情浪漫,嫁人可是一定要嫁給中國男人,這樣龐邪踩感。?br>
Lisa詭秘地微笑,一副身經沙場,運籌帷幄的樣子。
出國前,但凡赴男人的約會,到結賬的那一刻,Lisa都會鄭重其事地講:Let’s go Dutch(咱們AA付賬)。漂亮、聰慧、高薪,這一切都足以使Lisa信心十足。她看不起男人的小家子氣,看不起男人婚后為了給自己留點兒自由而攢私房錢。當然,也瞧不起女人在愛情中的患得患失,追蹤老公的電話、行蹤,緊緊把握家中財政大權。
盡管周圍的傾慕者遵循著Lisa所有的行為準則,但到底沒留住那顆自由無拘的心。出國前,朋友們送Lisa。這照例是一場AA制的聚會。可最終結賬時,那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中國男人大手一揮買了單。Lisa有些吃驚地看著這個男人,內心竟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些感動,第一次沒堅持“go Dutch”。微醉的她被中國男人送回了家,送上了飛機,飛往異國他鄉。
喜歡吃西餐、喝冷水、我行我素的Lisa很快就在金發碧眼的人群里游刃有余,帶著炫目的中國風情出現在異鄉的約會上。可越離情網近一步,就越變得沒有自信,惶惑不安一點點地在內心深處泛起。在Lisa逐漸將“我”和“你”變成“我們”的時候,異國男友卻對“我”寸步不讓,寸土必爭。約會遲到了,Lisa得到的理由是:這是我的私事;姐姐遇到了困難,希望得到幫助,男友回答:她是你的家人,不是我的。那一年的生日更是讓Lisa心灰意冷。她還沉浸在生日禮物的驚喜中,吃進嘴里的希臘大餐還沒完全到胃里,男友卻理直氣壯大大方方地遞上他們上一次出游時的分賬清單。
Lisa在異鄉兌現著她的“go Dutch”之時,中國男人卻鍥而不舍地行使著他的“大男子”權力。他支付著所有越洋長途的話費,對Lisa的家事大包大攬,只身赴巴黎陪Lisa度假,全然不顧她付一半費用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