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很多人因為嘗試過婚姻的苦味,體驗過婚姻道路的崎嶇難行,在婚姻失敗后,不愿重蹈覆轍,于是提倡同居。
在我居住了幾乎30載的北歐,男女同居是非常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在人們的眼中,同居的男女與夫妻無異,完全不受到社會的歧視。然而,從客觀的角度來衡量,同居往往是男人占便宜、女人吃虧的事情。
同居分為消極的同居和積極的同居。
消極的同居
消極的同居是沒有婚姻的性,其中缺少愛的存在。
我的丹麥先生和他的以前的老同事組織了一個“老同事俱樂部”,會員一共有9個,其中只有3個從來沒有離過婚,其他的6個均已離婚十多年,一直沒有再婚。但他們從來不缺少愿意跟他們同居的女朋友,而且那些女人均是比他們年輕20歲左右的漂亮女子。
在交際場合,從旁觀察這些中年男士和他們的同居女朋友,總是覺得他們之間沒有親切的愛意,也沒有灼熱的性愛熱度。男的對女的不殷勤招呼,不處處關(guān)心,完全沒有熱戀情人的親密態(tài)度;女的被冷落一旁,一臉無趣的表情。
那么,這些漂亮的女人為什么愿意跟那些中年的男子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