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家務活兒分工現狀發起的網絡大型調查,截止到2005年8月22日,共有1.5萬人參加,從調查結果看到,54.34%的中國家庭家務分工,還是由女性承擔,只有1.85%的家庭實現了零家務請了保姆或小時工。
為避免家務矛盾, 一對高知夫妻訂50條家務協議,但婚姻最后還是破碎在家務里。據《新華日報》報道,在南京一所高校讀研的李女士和在南京某高校任教的丈夫趙林則結婚十年多了,李女士近日向丈夫提出離婚,她說:“我覺得整天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已經受夠了。”李女士稱,結婚伊始,丈夫便與其訂立了一份家務條約,從柴米油鹽,到親戚朋友的來訪接待,事無巨細統統寫在條約里,達50條之多。李女士說,慢慢地還是有很多問題凸顯出來了,有時課程較忙,下午2時她才能回家,回家后卻發現米菜未動,丈夫正安然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他擺出的理由是:“條約里規定,飯菜歸妻子做。”
繁忙的工作加上瑣碎的家務,對婚姻中的男女形成包圍。正因為如此,家務常常成為家庭戰爭的導火索,而爭吵最終傷害的是婚姻。所以有人說“家務是愛情墳墓”,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再好的夫妻也會吵架”。在一部肥皂劇里女主角甚至說,夫妻關系之所以不如情人關系就在于情人沒有家務煩擾。
請小時工或者保姆可以極大地減輕家務負累,但有些事仍要自己來做,而更多家庭家務完全是自己做,針對家務難題有沒有破解的辦法呢?現在有人提出10分鐘計劃,丈夫拿出10分鐘在家為妻子做點事,妻子也拿出10分鐘在家為丈夫做點事。10分鐘不能做完全部家務,但是體現出一種協作精神,讓愛人感受到你的那份愛。
愛在10分鐘
如果說忙,新疆昌吉米泉市的李女士一家三口的生活應該說很忙,李女士的老公是學校男生宿舍的一位生活老師,李女士是一位高中老師,女兒是一名高中學生。中午學校放學時分,老公上班李女士下班,等女兒從另一所學校走回來吃午飯,這之間只有10分鐘時間,10分鐘里他們一家找足了愛。
李女士說:“中午下班走進廚房,我會遇到三種情況:1.廚房里放著已經切好待炒的菜,電飯煲里熱著饅頭(或是飯桌上放著才買來的新鮮饅頭)冒著熱氣,櫥柜掛鉤上掛著新鮮待燒的牛奶(女兒中午特愛喝牛奶)。如是,燒開牛奶后連帶炒菜,不消10分鐘飯菜就能在女兒進家門的那一刻擺到餐桌上。2.頭天晚上的剩菜和饅頭一并熱在電飯煲里冒著熱氣,牛奶掛在櫥柜鉤上。這樣10分鐘也足夠我在女兒進門那一刻將飯菜擺上桌。3.很少的時候,走進廚房空空如也,那我就走到客廳看臺歷上老公的留言:老婆,今天上午有事忙,沒來得及買菜。對不起,冰箱里有速凍水餃,你煮餃子吧。那樣10分鐘也足夠我用。這看似平常人家都有的10分鐘里,我們三口之家卻經歷著愛。
“老公在飯菜的準備過程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愛。我工作很累,每天中午老公用這種方式細心地安排好一切,把我在廚房忙碌的時間最大限度地縮短到10分鐘內,讓我省出時間去電腦前寫字,或是放松我這永遠不能懈怠的身心,這里面還藏著他對孩子的愛。10分鐘做飯過程中傾注了我對女兒的愛。我從不逃避做午飯,即使有人中午請吃飯我也盡量推掉,讓女兒靜靜地吃過午飯后,再讓她學習了一上午的身心做短暫的小憩,就能保證女兒有更多的精力應對下午的學習,有什么事會比下一代的成長更重要呢?
“10分鐘的愛還可以延續。享用午餐時,當懂事的女兒不時地夾菜到我碗里時,我體會到的則是天倫之樂!當我和女兒吃過飯后我總會不忘把留出的那份飯菜放到電飯煲里加熱并保溫,讓疲憊的老公在吃飯中也能享受到我們的愛情正在保溫中。一直以來,10分鐘里的愛就這么被我家三口人甜蜜地享受著。”
李女士家每人用10分鐘完成一項家庭接力,加強了這個家庭的凝聚力。中華女子學院教授、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羅惠蘭說,在一個家庭中,兩個人的工作可能不一樣,對家庭的投入也不一樣,但責任是一樣的。國內外有很多數據表明,如果丈夫能夠比較多地投入到家庭中,多盡家庭義務,例如多幫妻子做些家務,這樣的家庭往往是比較幸福的。所以有可能的話,夫妻雙方應盡量一同做飯,一同打掃衛生,‘家’的意識重了,婚姻才會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