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地試探他的忠誠
我給預林的第一條短信,是在2005年5月2日發出的。那天本來是我們說好回娘家的日子,他卻因為一個突然的電話說去不了了。
那天,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因沒見到他,家里人一個個都跑到我跟前來對著我的耳朵問:“你們家預林是不是有什么事?兩口子沒吵嘴吧?”我想強作歡笑和大家一起打麻將、看電視,卻怎么也裝不出來。
吃飯的時候,兒子喝飲料把杯子碰到了地上,觸了我的霉頭,我沖孩子大聲吼了幾句,孩子哭了,我也哭了。
倒在娘家從前睡過的小床上,我以一個陌生女人的身份給預林發出了第一條短信:“你在哪里,我很想你。”很快,他回復了過來。“你是誰?”我佯裝發錯了短信,“對不起。我發錯了。我一個人在武漢
打工。手機短信,是發給我老公的,你們的號只差一位數字。”這條短信,預林沒理。
但是,他那么快的速度回復了第一條短信,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我不甘心,就連續發了幾條自說自話的短信給他。一天下來沒有反應,過了幾天,我不甘心,又發。
“晚上九點,我在解放公園門口等你。”
“今天買了件漂亮的裙子,想到遠方的你,想要穿給你看。”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見過的,只是你沒有在意。”……
等來結果,我難道成替罪羊?
我知道我很無聊,為了捍衛我和預林的愛情,為了測出他對我的忠誠度。我深深地陷了進去。他不回我的短信,有三種可能。
其一、他心里是有我,有家的。
其二、在他心里另有其人,哪個狐貍精把他迷住了。
其三、這顆男人的心正在猶豫和掙扎。
我相信要么是第二、要么是第三。我對自己越來越沒自信了。
預林終于給我回短信了。一回短信,就說周六見面。不邁步則已,一邁步,這步子還真大。我哭了,氣得直哆嗦。打電話給媽。媽說,這種人,離了也不可惜。我哭得更厲害了,從相識到結婚到有孩子,一幕幕放電影一樣。誰都不了解我是多么珍惜他,珍惜我們這個家。
最后的決定是,周六還是去見他一見,然后兩個人好好談談。
見面后,預林很吃驚,很生氣,一個星期后,我接到了預林的離婚協議書。他寧愿凈身出戶,也不再留戀我們這個家。我給他留條說要好好談談,他說夫妻間最重要的信任都沒有了,還談什么呢?
妹妹說,他這叫“就湯下面”,本來在外面就有人,正愁沒辦法離婚,這下正好給他找到了離婚的臺階。
我已經糊涂了,不知道究竟是我一手把事情搞成這樣,還是真的像妹妹所說的,他本來就有外遇,我只是他的替罪羊。
因夫妻間相互猜疑,最終引發矛盾,導致離婚的事情逐年增多。夫妻相互猜疑,已成婚姻一大“殺手”。主人公的例子告訴我們,猜疑時,一定要坦誠相見,盡快溝通,切不可負氣對抗。否則,多年經營的婚姻家庭,就可能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