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閃婚”似乎成為時尚,從幾個月到幾周、幾天,“閃”的紀錄一次次被打破。“閃婚”族日漸壯大,“閃離”族也隨之闖入視野。今天,錦辛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趕了回時尚,我們戀愛不到一個月就閃婚了;沒想到,又趕上了另一個時尚,婚后一個多月,又要閃離了!”
時間:7月25日
地點:兩岸咖啡(中醫院對面)
傾訴人:錦辛
性別:女
年齡:24歲
職業:公司職員 記錄整理:簡子
相愛難分,我們“閃婚”了
去年我剛大學畢業,老媽就唯恐我嫁不出去似的,托朋友、找親戚幫我介紹男友。在我看來,女人到了靠相親來推銷自己的地步,基本上就算嫁不出去了。可我不是呀——二十剛出頭,不敢說貌美如花,長得也不錯,本科學歷,還是個辦公室白領。
朋宇是我的第四個相親對象,他大我兩歲,家也在市區,自己開了個小公司,父母都是老師。按說也還可以,最起碼應該有較好的家庭教育,可我依舊沒當回事。沒想到的是,那天,我和朋宇整整聊了3個多小時。我更沒想到,和第一次見面的他有那么多共同話題,從吃到玩,從音樂到電影,從穿衣到審美,就連喜歡到什么樣的地方去旅游,我們都出奇地合拍。
戀情的發展出乎意外地“完美”:我們幾乎天天見面、膩在一起,不然就打電話、發短信,不到一個月,他向我求婚了。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早上一起床,就看見了朋宇發來的短信:寶貝兒,我今天要給你一個驚喜!半小時后我來接你!
我回信:一會兒見。于是趕緊起床收拾,心里很高興。果然半小時后, 朋宇站在了我家的樓下,匆忙和老媽打個招呼就風一樣鉆進了朋宇的汽車。
朋宇駕著方向盤,包裹不住的一臉興奮。無論我怎樣追問,他就是不說,只說要給我一個浪漫的驚喜。車到云龍湖南岸的一片如畫的景色里時, 朋宇停下車,很紳士地幫我拉開車門,還沒等我站穩,朋宇就“撲通”一聲,單膝跪地,變戲法兒似的手里遞上來一個精美的小盒子,舉過頭頂,用一口徐普鄭重其事地說:親愛的,嫁給我吧!
剎那間,我真是由迷惑到驚訝到驚喜到……我把朋宇緊緊地抱住,在他亮亮的腦門上親了一口。
朋宇重新把我拉進車里,擁著我給我戴上一枚鉆戒,深情地說:我們結婚吧。
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得知我要“閃婚”,朋友們都很驚訝,連老媽都嫌“太快了”!她建議我和朋宇再多接觸一段兒,還說,她走的橋都比我走的路多,過來人,看人準。可我根本聽不進去,老媽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寬慰老媽:“您那一套早過時了。再說,爺爺奶奶連面都沒見就結婚了,生活不也很幸福嗎?相信我老媽,我也會幸福的!”
重點釋疑
曾和師范大學一位心理咨詢專家聊天聊到不曾見面就結婚的老輩的婚姻,專家認為,老一輩的女性經濟上依附于男人,即使感情沒多深,兩口子也能各司其職,不會輕易離婚。但現代社會講究“情感婚姻”,人們一旦發現婚姻與期望值相距甚遠,就會選擇放棄。
相處,“針尖對麥芒”
去年5月7日,我和朋宇結婚了。事實證明,母親的顧慮是對的,我把婚姻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