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不再將愛情視為一種單純的基于精神、感覺的行為,而是煞費苦心地將之有形化:形之以物質,繩之以法律或者道德。不要批判“物質女孩”,不要責難婚前財產公證的舉動,也不要質疑個別女性與丈夫訂立《不出軌保證書》,因為愛情中的女性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愛情,需要底線。
物質底線不明晰
應該說,相對于西方的女性而言,中國的女性總體對物質是不太敏感的,愛情的物質底線比較不清晰。
此次調查中,對婚前財產是否公證的問題,有超過50%的被調查者表示反對。這個結果應該說是意料之中的,因為當兩個人決定結婚時,一般說來他們是相愛的,并且因為相愛而相互信任;而財產公證,則無疑會損害這種信任。但是,另一方面,現在是一個婚外情泛濫的年代,有了情人的丈夫在離婚時令妻子身無分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且,法律雖然不保護“情人”的權益,但卻保護非婚生子女享有跟婚生子女同樣的待遇——也就是說,可能會有一些與你無關的人瓜分本應屬于你及你的孩子的財富。
對“你贊同和他錢財分開花嗎?”,有37。31%的人表示不贊同,24。79%的人表示贊同,其他人表示要“看情況”。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所謂“看情況”是要看兩個人的感情狀況、經濟狀況以及對方的人品等因素,也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女性仍然比較感性。
不知道男性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會不會感動,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值得一個女性托付一生?
“SEX”的底線正寬松
非常尷尬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在google上搜索“愛情底線”,結果中引用這個詞的故事,都是有人身體出軌了。“性”的底線幾乎等同于愛情底線。
然而,在調查中,“如果他偶爾身體出軌,你會原諒他嗎?”的回答中,有43。01%表示絕不原諒,這可以看作女性對性設置的底線吧——絕不原諒,否則就拜拜。
但也有39。32%表示要“看情況”,有17。6%表示如果精神不出軌可以原諒。女性對“性”的態度顯然更寬容了。這是否也可以看出這個底線正在漸漸變得寬松了呢?畢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婚前同居和婚外情變得更加普遍,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更加注重自身感情的宣泄和寄托。
在日復一日的瑣屑生活中,原來相愛的兩個人會因為了解而不再有新鮮感,甚至因為日常的摩擦而生出種種不滿和矛盾。這個時候,第三者往往會成為新的愛情對象。
正因如此,對待身體的出軌,人們不再單純地從道德上進行武斷地批判,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同時,對于這個問題,未婚人士和已婚人士往往結論不同:未婚者會以一種理想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因而不能接受有悖于純粹“愛情”的做法;而已婚者的態度則更平和而寬容。
自我意識底線在提高
此次調查中有較多涉及愛情和婚姻中女性地位的問題,從中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到女性自我意識的提高。
88。45%的女性有不希望愛侶知道的隱私,有54。48%的女性表示有條件的話會在婚后擁有自己的房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個體意識的強化使她們不再愿意成為男性的附屬品,而更希望是一個獨立的“人”。在對家庭暴力和事業發展上,答案相對也比較集中。從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了解的“家庭暴力”被64。54%的女性堅決抵制;有超過45%的人表示不會為了情侶或者丈夫的事業放棄自己的事業。其中,后者應該與女性在經濟上的不安全感有一定的關系。
調查實錄:為愛付出真情告白
女人,為愛付出的底線到底在哪里?
(自述者/吳英華,30歲,外企銷售代表)
曾經,我想象過愛情的樣子,那應該是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的相遇一樣,深情而熱烈地相戀,如今在這個塵世尋尋覓覓,年深月久,我對愛情都有些失望了。
不知道是因為什么,也許我是個愛情的完美主義者或者理想主義者吧,我希望能夠下嫁的男人,身上具備一切我喜歡的優點,寬容、有責任心、強壯、英俊、富有等。
我的第一次戀愛發生在四年前的冬天,他是個各方面都很符合我的想象的男人,我在他身上,也找到了那種激情地渴望委身于他的感覺。但是,一次很偶然的事件,使我發現他在口口聲聲說愛我的同時,居然還在和另一個女孩交往。雖然事后他向我道歉,他說他真正愛的是我,但我怎么能接受這樣的背叛呢?我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雖然心里無比難受。
第二個男朋友條件很優秀,但大概因為是獨生子吧,脾氣特別倔,我們鬧矛盾的時候,他總是和我針鋒相對,在激烈的爭吵中,互不相讓。女人也許愛鬧些小情緒,特別是談戀愛時,而這些小情緒,通常又是沒有理由的,所以一旦發生矛盾,我很希望他能讓一讓我,有時只要他能擁抱我一下,一切就會冰雪消融,柔情似水了,但他總是不肯妥協。結果是我們彼此傷得很深,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正愛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