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渴望情感上能給自己關照的男性,是一種潛意識在尋求“理想父親”的沖動。
在北京一家經營婚介所的王先生說:我開婚姻介紹所已經10多年了,近一兩年開始有點搞不懂現在的女孩子們的心理了,過去尋找門當戶對、年齡相符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姑娘,無論是年輕還是年紀稍大一點的在尋找伴侶的時候都愿意找比自己年齡大的,感情經歷豐富的男性,從一而終的單純愛情觀不見了。
從心理的角度看,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尋求同樣的男性也有不同的心理含義:對于年輕女性來說,她們渴望成熟、情感上能給自己更多關照的男性,是一種潛意識在尋求“理想父親”的沖動。在每個女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父親角色,這個父親是有男性力量的、有權威的、無所不能的,而且讓人感覺到安全可靠,從而能保護自己,對自己還能像愛女兒一樣永久。
我們常說“女兒是父親永遠的情人”,是有心理根據的,只要是父親的女兒就會被一輩子疼愛、關愛,而且父親會包容自己的任性、嬌氣等行為。因此,每個女孩子心中這個潛意識的愿望都希望得到滿足。如果現實生活中的父親形象離心目中的理想父親形象相去甚遠,女孩子就會在尋找未來伴侶的時候無意識將自己的這些愿望都投射到男朋友身上,也就出現了需要年長一些、成熟一些、情感豐富一些的男性的現實需求。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符合了人際交往過程中“互補律”的原則,即人們總是傾向于在生活中尋找與自己的性格特點相互補充的個體成為朋友,如個性任性的人希望找一個包容性個性特征的人、個性張揚的人喜歡與個性內向的人成為私密朋友等。同樣,年輕女性也渴望有一個年長自己、像父親一樣角色的男性來互補自己需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