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愛情誕生了
司湯達說,從希望到愛情誕生只是一瞬。決定性的一瞬,必須以什么途徑完成呢?一次眼神交匯?一個微笑?也可能就是直接親吻,突如其來的擁抱。我想,愛情,絕不可能只停留在語詞與幻想上。像柴可夫斯基與梅塔夫人那種,書信往來、絕不見面的一輩子的愛情,不是真的,是想象的,回避一種實質性的愛。真正的愛,激情之愛的同時,必定伴隨相當程度的虛榮(征服與被征服)、肉體(將精神之愛落實和維系下來)、趣味(有共同的審美旨趣、語言,交流的可能)。激情之愛如火花閃現,后面的那些,則相當具體與綿長,司湯達將他們割裂,顯然不現實。
5、第一次結晶
在司湯達這里,結晶就是愛情。他說這兩個階段沒有間隔。他說的其實是一個階段。結晶,更近于因愛情發生的肉體行為。對男子來講,毫無疑問,肉體行為不等于愛;但對于年輕女子而言,只有愛情才能伴隨肉體行為。甘愿將自己肉體奉獻給心愛的人,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尤其處女,第一次的奉獻,伴隨巨大的恐懼與絕望,對自我消失、由少女變成一個婦人的絕望。其實對于成熟婦人,在肉體上的不自信,猶疑不決,恐懼感,也與少女一樣,她不能保證發生肉體行為后,愛情是否還存在。她們同樣需要勇氣,來完成愛的結晶。
6、懷疑出現
由于愛情誕生只是一瞬間,這個瞬間會反復出現。愛著,懷疑,確認,愛著,再懷疑,再確認。尤其是女孩,當她陷入愛戀,她總是不自覺拿幻想中的那個人,去與現實的“他”比對,一些小舉動,一個小事故,與想象中略略偏差,她的懷疑就出現了。而后,她會晃動她那羚羊般的小腦袋,在離開他的時間里,反復回想每個細節,因合乎內心幻想而微笑,因出現偏差而皺眉,女孩子們往往嘆息:天哪,你永遠不要接近你愛的那個人,你就讓他呆在遠方,你只要遠遠地看著他就夠了。一挨近,你就會失望。
7、第二次結晶
這種懷疑,一旦被合理解釋后,幸福又降臨了。戀人間類似的反復無常經常發生。為一些小事別扭、生悶氣,幾天之后,又幸福地在一起有說有笑,這種事情難道會少嗎?第二次會被認為比前一次情愛更濃,每一次相互懷疑后的再次聚合,都被戀人們認為是最幸福、最讓人又哭又笑的和好。每一次都是最難忘最深刻的愛戀,每一次都是最幸福的結晶。直至將自己的熱情全部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