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往往頌揚(yáng)愛情,把愛情看得很神圣。其實說穿了之后,愛情屬于欲,并不神圣。愛是愛欲,情是情欲,總之和欲緊密相連。
欲是人與動物都有的,主要兩種:食欲、色欲。吃東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心不在焉則食而不味,心不在這個上頭的時候,吃東西也不知道什么味兒。這個味兒哪去了?因為沒有食欲呀!自然不覺得有味兒了。“子在齊聞韶”,孔子在齊國聽到了演奏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在三個月里頭,孔子專注于音樂,吃肉不知道肉什么味兒。可見味兒是由于你的食欲所產(chǎn)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這上頭,就沒有味兒了。外國人很明白這個道理,請客宴會,總要自夸,今天,菜如何珍貴講究,廚師多么高明難得,夸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紹、宣揚(yáng),引起大家食欲,讓賓客覺得好吃。
愛情不離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從欲上出發(fā),并不神圣。《楞嚴(yán)經(jīng)》就說:“汝愛我心”,你愛我思慕之心,“我憐汝色”,我就喜歡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緣”,就是因為這個因緣,經(jīng)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纏縛。你喜歡我的心,我喜歡你的容色,互相愛戀,常在纏縛。這種情,是以欲為本,互相捆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