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嫁人就嫁灰太郎”的論調充斥耳邊,“體貼入微”一時間成為女性擇偶的唯一標準。時至今日,風向大變,“嫁人就嫁宋思明”,“實力+體貼”成為“宋思明”一舉勝出的不二法門。這就是現實,30歲以前的女人渴望碰到“宋思明”,30歲以后的女人害怕遇到“海藻”勾引自己老公。
80后越來越困惑——“當我們懷著憧憬的時候,看了《奮斗》;當我們尋找愛情和事業的時候,看了《我的青春誰做主》;當我們即將豁然開朗準備新生活的時候,一部《蝸居》把我們全拍死了”。
在心理學家眼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從來都是社會中壓力最大的族群。他們頂著學業、就業、生活三座大山,被稱為中國社會壓力最大、最水深火熱的“奔奔族”。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除了激烈競爭的工作環境,還有成家、子女撫養和社會交往等諸多壓力,這些都會讓他們困惑迷茫,產生焦慮心理。這種焦慮心理往往容易因某種現象、某件事例而被觸發。
而女人比男人感性,在感受和理解對方感情的能力方面,明顯強于男性。女人會在看電視劇時把自己當做劇中人物,隨情節發展喜怒哀樂,從而獲得日常生活中所無法感受到的間接經驗。所以,看《蝸居》,女性的心理震蕩比男性大得多。
然而,影視劇盡管是社會現象的投射,作為觀眾,尤其是生活閱歷還少的年輕人,要謹慎面對劇中反映的現象,雖然實現理想的過程充滿著艱辛和痛苦,但是不要丟掉自己的原則。愛是幸;橐龅幕A,沒有愛情,金錢、誘惑不過是一朵美麗的煙花,給你的是瞬間的絢麗,隨后是永恒的靜寂,最終讓你一無所有。
其實,很多選擇了所謂“不道德愛情”的女人,都是敗給了自己心底的欲望。她們也說“我真的不是愛他的錢,我真的只是愛他的人,只要能跟他在一起就好!”可如果當初他沒有錢,你會愛上他嗎?
正如宋思明,如果他不是市長秘書,不是成功男人,不能出手為海藻及家人擺平一切,海藻會愛他嗎?她愛的,只是一把為她抵擋風雨的庇護傘!如果宋思明沒死,成了階下囚,試問全國的觀眾,有幾人相信海藻會等他出獄,和他共結連理,用自己的青春陪著他老去?
房子重要,愛情更重要。付不起全款房,沒關系,可以先付首付;付不起三室一廳的首付,沒關系,一室一廳也行!仍然缺錢?那就先租房住吧,你的寬容善解,會令他感激涕零,你的溫柔督促和信任,會讓他去拼命掙錢,同時會更珍重你們的愛情。
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受人尊重的成功男人,曾與他的妻子在城鄉接合部租房十年,如今,那十年已成浪漫的回憶。“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別讓愛情死在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