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總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今天誰洗碗,明天誰做飯等等;而情侶也會因為誰點餐,誰先打電話這些小事而伴嘴。其實爭吵的源頭,是因為兩性質思維的差異造成的,看看下面的介紹就明白了。
你真的能夠完全了解一個人嗎?即使在一起數十年以后,你相信自己已經完全了解他(她)了嗎?
男孩在青春期的時候開始刻意與母親保持心理距離——這是為了保護他的男性身份不被母親“破壞”,對女性言聽計從不利于構建他的男性身份存在感和價值感。大部分的青春期男孩會采取爭執、對抗、反叛等方式向大人們證明自己已然是個男人的身份,而父親往往會表現出比母親更多的理解和寬容。青春期的女孩也體現叛逆——為了證明自己的成熟。但是真正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覺醒,卻是在有了第一次性經歷以后。這個年齡并不一定,大致是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之間。這顯示了女人和男人從十幾歲的時候開始相互“陌生”起來。
這種“陌生”感不會隨著接下來幾十年女人和男人的深入交往而淡化。結婚可以幫助兩性相互理解,但不徹底,所以同床異夢,婚外情,離異的事情比比皆是。
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夠互相了解?
很多好書告訴我們原因,它們從各種角度闡釋其中的玄機。但是基本上不會有男人去買這樣的書來看,因為他們深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是他們得以生存至今最為關鍵的詞語之一。所以這些書只好寄希望于熱愛溝通和協調關系的女人——它們建議女人最好先了解男人的思維方式。
先來說一個發生在我的好友和她男友之間的事情:
莎拉和她的男友杰姆想要在他們合租的房子里舉辦一個燒烤聚會,他們決定邀請雙方共同的朋友。莎拉是一個很在意別人感覺的人,所以當杰姆問她該邀請哪些朋友的時候,她告訴杰姆,他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邀請朋友。于是杰姆按照自己的意愿通知了近十位朋友來參與聚會。當他把名單告訴莎拉時,莎拉有些生氣,因為家里面根本無法容納下十個人,而且準備食物和打掃衛生的工作量也會變得很大,她告訴杰姆應該和自己商量一下再決定。杰姆也有些生氣,他認為一開始是莎拉要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邀請朋友的,但事后又不滿他的做法。他們爭吵起來,杰姆問莎拉到底想不想參加下午的燒烤聚會,莎拉簡直不敢相信杰姆會這樣問她。莎拉一氣之下決定不留在家里,讓杰姆一個人應付燒烤聚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剛好那天我有事留在家里沒有參加聚會,莎拉找到我,看得出她十分生氣,她決定一個下午都和我待在一起,絕對不回去。我問她,如果女主人不在聚會中出現的話,朋友們不會覺得奇怪嗎?她則認為名單是杰姆決定的,沒有和自己商量,所以她不會再去管這件事了。
類似的這種事情在情侶之間常常發生。比如過去我和男友在餐廳點餐,我總是會照顧男友的感覺,讓他隨意點自己愛吃的菜,但是當他真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忽視了我的需求時,我會很失望,甚至會生氣。從這些小事中,我發現男人和女人的思維很不同,如果你承認這些不同的存在,事情就變得簡單得多。
首先,莎拉應該明白男人是直譯的動物,他們很難感覺到你說話背后的意思。如果莎拉告訴杰姆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他就真的會這么做,他認為這是莎拉在把主動權交給自己,是信任自己的表現,更是自己展現能力的機會。但是杰姆不明白,女人喜歡婉轉的告訴男人自己的需要。莎拉讓杰姆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是想體現自己在意杰姆的感覺,她不會獨自做決定。而背后的意思其實是希望杰姆也在意她的感覺,就像她所做的那樣。當她認為杰姆不在乎她的感覺時,她也決定撂下杰姆一個人去應付那些事情。
為什么男人那么粗心大意,常常傷害女人的心?
一開始我以為兩個人相處久了,自然就會互相了解,這種事情也就不再發生。但我錯了,這根本是思維方式的問題,而且,與其讓男人花一輩子像女人那樣去學習在乎感覺,不如女人稍稍轉變一下,事情瞬間就變得簡單。你需要做的,就是直接告訴男人你的需要,不必擔心他會不高興,如果他愛你就應該去了解你的需要,但你要提供正確的溝通途徑。
舉個例子,晚上你想要睡了,而且你希望他也能和你一起,那么你就直接告訴他:“寶貝,我累了想要睡了,而且我希望你也能一起,好嗎?”值得注意的是,你不能指望你告訴他以后他都能做到,你們應該相互了解,不是相互索取。即使他做不到,他會告訴你理由,而不是完全不明白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直接告訴他你的需要,而是說:“寶貝,我累了,我洗漱然后睡了哦。”或者是別的語言暗示他自己要睡覺了(除非暗示的語言是你們都明白的),那么你只能懷著他不關心你的想法獨自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