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婚姻是女人最終的情感歸宿,女人負責著整個家庭的飲食起居,照顧老少的主力。但婚后的女人也分五個生活層次。
一、少奶奶型
這是最多被女人追求的生活層次。處在這個層次的女人,衣食無憂,老公娶進門,只為有佳人相伴,不需要女人有事業,只需要有品味,跟自己相處和諧,同心生活。
事實上這樣的美滿例子也不勝枚舉。比如很多女星“老大嫁作商人婦”,相夫教子都少操心,事事有人代為操勞,孩子有保姆,做飯有廚師,出門有司機,進門有仆人……,從此隱退,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很多女人會艷羨,她們的慣用口頭語是,“這樣的女人命好啊!”確實如此,你不能不相信命運,有的女人天生就是富貴命,不但精神舒坦,而且一輩子無需為生活奔波勞頓。
二、被供養型
接下來是稍次的第二層次,這一層次與少奶奶型略有不同的是,被供養是有一定要求的,她需要女人在體力上或多或少付出一些心勞,另外,既然被供養,在心理上是有一定被拋棄的存在。
男人需要這樣的女人,一般都希望女人有些智慧或能力,是自己事業和家庭發展上的得力助手,不但相夫教子,日常表現也能符合自己的社會身份要求,這一生活也是以男人財力為前提的。
這種生活也不錯,處在上流階層,如果碰到此類鉆石五老五男人,那多數女人對此是趨之若騖的。
三、全職型
接下來的第三層次就需要很多付出了,全職在家,相比職場女性顧家顧事業,還是略為輕松一些,但事事卻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不得休息,而且精神大,如果老公財力稍差,那夫妻雙方可能會感覺生活壓力備增,所以,全職生活也不是一般夫妻所能選擇的,前提是老公一人的錢能養家糊口才可以。
雖然社會品質上也要求女人要自強自力,但結婚后,女人的生活重心會發生轉移,很多人會圍著老公孩子轉,如果有條件全職在家,不需要為錢財格外奔波,而自己又能從中找到樂趣,提升自己,也不失為不錯的生活方式。
四、付出型
處在這個層次的女人一般都是非常勞累的職場媽,不但顧家顧孩子,還要顧工作,否則就會有被辭退的危險。愛情是支持她們的力量,只要老公會哄,她們會無悔付出,任勞任怨,像被上了套的黃牛,默默辛勞。
這些女人的老公一般把家庭重任完全交給老婆,自己只負責在外面打拼,于是這些女人視自己為家庭支柱,老公離了自己不會做飯吃不飽,孩子離了自己沒人照顧很可憐,家人離了自己溝通不暢會牽掛……,她們很多人累并快樂著,同時也讓周圍的女人汗顏,希望自己將來不要那么勞累。
五、共同打拼型
共同打拼的家庭應該占目前社會的大多數,與上一個生活層次相比,老公開始參與家庭事務,家務勞動,和老婆互幫互助,齊心協力,共同為家庭付出,這樣的家庭里,夫妻兩人的關系既像親人又像朋友,互相獨立卻互相依存,是當前社會提倡女人地位的提高和讓男人回歸家庭的表現,也體現了法律規范中男女雙方具有互相扶持的義務,它模糊了傳統對女人和男人的社會定位,越來越多的男人也成了廚房一把手,在育兒路上大展身手,越來越多女人的事業不再為家庭而受到牽絆,她們認為,在家庭婚姻中,男女雙方的付出是平等而互惠的。
這樣的夫妻一般追求個人自由和快樂,但卻能互相尊重和包容,與中國舊傳統的觀念相比,這樣的思想是中國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中國人的思想由家庭本位主義向個人本位主義的一個漸進過程。家庭本位的思想更看重家庭的完整和遵循社會規范,婚姻一般穩定卻低質,個人本位主義則更注重個人的自由和幸福,這樣的婚姻高質但如果雙方不合則會一拍即散,離婚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