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戀人或夫妻之間常常因為某一些小事的誤會而引發遺憾的后果。原本或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就因為伴侶之間相互沒有做到共享信息而造成誤會,以致誤會越來越大而到不到收拾的地步。很多人或許以為快樂的事兩個人分享就好,不好的事不帶進家門,選擇一個人承受,那么這樣做是否正確呢?其實,伴侶之間應學會相互分享苦樂,共同面對問題才是。
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你會和伴侶分享嗎?可能在生活中的小事,你不介意在他面前倒苦水。如果是一些不開心的大事呢?
構筑共同的回憶
所謂伴侶,便是陪伴你共同經歷人生的人。如果因為太愛或太怕失去,就不讓他參與你的人生,他便失去了伴侶的本質和價值。無論是喜悅還是磨難,總是能夠在共同經歷后加深彼此的了解,構筑共同的回憶,感情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升華。
很多人都會如此,過度保護著自己喜歡的事物,自己喜歡的人,以至于讓它喪失了本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新買來的衣服再喜歡也要穿,愛惜些就是了,一直放著不穿,它還是會被時間變成舊衣服,而且舊得很冤屈。所謂的擁有,并非名義上和物權上的,而是你與它/他不斷交互,摩擦出一段貨真價實的關系。
為了永遠都不洗白色衣服,所以,我們不買白色衣服。就算多么渴望,也強迫自己在想著洗滌時的痛苦而放棄。你想過嗎?衣服買回來,無論什么顏色都會有一個從新衣服到舊衣服的過程,為什么我們不能穿白色衣服?如果衣服臟了,可以用洗衣粉,還可以用衣領凈,最不濟還有漂白劑可以用。出門也會有意外,喝水也會嗆著,如果我們老是前怕虎后怕狼,生活也不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