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戰
描述:被對方一句話逼急了眼,又或者酒后神志不清,沖動起來,擼起袖子赤膊上陣,打成一團,直到恢復神志或心有悔意,最后才偃旗息鼓。
危害性:★★★
從現在出臺的《反家暴法》,我們看到熱暴力(所謂的“肉搏戰”)可能對肉體的摧殘是顯性的,比較容易受到法律保護,更容易求助。其實,肉搏戰也有一個頻度問題,如果夫妻結婚二三十年,數得清的一兩次肉搏戰,這種傷害,即便是當時稍有力度,但修復起來并不困難,怕的是曠日持久的肉搏戰,或者是一強一弱的肉搏戰,總有一方受到虐待,這種就是從精神到身體都是很強的摧殘。
對壘戰
描述:通過聯合孩子、公婆、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形成統一戰線一起譴責,甚至攻擊對方,縮小對方的生存空間和語言空間,直到沒人同情,被人嫌棄。
危害性:★★
我們并不提倡兩方對壘,即兩個家庭摻在一塊兒打。畢竟,所有的暴力都不應該倡導,如果這當中有理性的、明智的人在其中調和的話,也未必是壞事,兩家人之間反而會建起一些橋梁,比如說,小兩口溝通不好,兩邊的父母很理性,他們雖然是對壘了,但也是有效溝通,那就不怕。但如果雙方父母是為了一味地支持自己的孩子,指責對方,夸大對方缺點,而對自己的孩子采取包容乃至包庇的態度,那就是技術性的問題。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如果是兩方的家長,家長站出來約束自己的兒女,這種“對壘戰”其實是一種溝通,倒不是一種“戰”。
游擊戰
描述:嘮叨、抱怨、指責、沉默……不斷消耗你的精力和戰斗力,又不和你大型正面沖突,還反問“你這個人,說你兩句都說不行嗎?”低暴力既讓你不舒服,又不得安生,像鋸木頭似的,一點點將激情消耗殆盡。
危害性:★游擊戰,其實是夫妻之間的溝通方式相對單一。嘮叨是停留在嘴上,沒有改變的行為能力,這種游擊戰,可以游擊20年、30年,甚至50年,直到其中一方走到生命盡頭,他可能還覺得“沒有人聽我嘮叨了”而感覺很失落。其實,無論男人女人嘮叨,都是渴望對方能夠關注到自己的一種表達方式;另外,作為“被嘮叨方”如果急眼了,可以改善嘮叨的頻率和方式,再次,有時嘮叨還挺溫馨,聽不到嘮叨反而鬧心。所以,我覺得游擊戰的傷害不是特別深。嘮叨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對壘戰。嘮叨,可能已經變成生活中的一個情節了。
家庭暴力不管是哪一種,都會給這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會消耗這個家庭的“生機”,甚至面臨解體。這些結果到最后傷害的都是自己和身邊最親最愛的人,所以在家里沒有對錯,如果有誤會產生要及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