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女性間的同性友誼被稱為一種“脆弱的關系”,男人們一廂情愿地認為只有他們才是女性情感的所有者。然而,美國心理學家開瑞?米勒博士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公布,對87%的已婚女人和95%的單身女人來說,她們認為同性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生命中最快樂、最滿足的部分,這種情感關系也給她們帶來了一種無形的心理支持力。
從女性發展的歷史看,人類從母系社會而來,女性既承擔著繁衍養育后代的天職,又擔負著社會管理的責任,雙重的壓力使得女性更富有忍辱性和寬厚性,這種特性決定了女性一方面自強、一方面又極易自責自罪的矛盾性。這種沖突讓女性心理更為脆弱,更需要支持和理解。由于男性的性別特點,他的理解程度遠遠不能滿足女性的需要,女性只有在自己的同類處才能得到共鳴,因此女性之間的“嘮叨”也就較為普遍。
米勒博士說:與我們以往的認識不同,現在的女性更注重友誼的長久性。30歲以后的女性進入生命歷程的多事之秋,結婚、生育這些新的經歷會帶給她們許多從未有過的體會,當然,煩惱和困惑也隨之而來,包括對同性的感覺也會發生變化。絕大多數女人會對同性產生信任和依賴的感情,因為這是一個與自己完全相同的群體,她們能夠理解和體會你的所有悲喜,并給予你最貼近的關懷和幫助。
西方心理學家也指出,作為具有高級思維和豐富情感體驗的人類來講,語言交流是最重要的方式,女性愛傾訴,表明其心理上已有明顯的壓力。壓力大,她們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來努力減輕壓力。分擔性大于分享性,可以說是女性友誼的最大特點,這與心理學上的宣泄治療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