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家庭享受生活 全職太太生活感覺很美
“不上班做全職太太,最受益的是孩子。”前年剛從深圳搬到三元二村101幢的曹世菊說,結婚生子之后,她就辭掉了工作,一心在家照料孩子。與其交給保姆,不如自己親自來帶,“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能陪在身邊,對他生活習慣的培養,興趣愛好的塑造都能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賦閑在家的生活,在孩子小的時候,一點也沒有感覺到沉悶,孩子生病了,可以全程陪護,孩子嘴里的無忌童言,可以反復回味;帶著孩子在小區里遇到其他孩子和母親,經常他們母子就是別人眼里羨慕的目標,這樣悠閑著不需要為生計奔波,意想不到的收獲還有“很多人都說我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許多”。
住在新莊新村的云哈斯辭掉原來的工作,追隨先生從內蒙古來到蘇州,人生地不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只能選擇做全職太太。”沒有工作的生活,云哈斯覺得很是無聊,幸而社區有豐富多彩的活動,云哈斯積極參加了,在放松心情的同時,漸漸感覺全職太太的生活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從容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老公的公司正在籌備階段,很多瑣碎的事情都是云哈斯出面處理了,而在以前,因為各有各的事業圈子,“他的事情我根本不可能參與這么多。”云哈斯說,參與得越多,理解越多,倒沒想到,全職太太生活竟增進了夫妻間的感情。
臺商夫人李小萍在臺灣的時候證券做得得心應手,“忙起來有時身邊6臺電話同時響,整天手忙腳亂根本不可能考慮自己還有什么喜好。”到了蘇州做起全職太太以后,“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學書法、練瑜伽、學刺繡……只要自己喜歡,就有時間去實踐。
生活更像蹺蹺板 閑有閑的苦惱
能夠回歸家庭做上全職太太,家里的經濟條件是一個有力的支撐,而回歸家庭的主婦們又不約而同地提到生活現狀中來自經濟的影響。
“以前自己賺錢自己花,想什么就買什么。”李小萍說得很直接,甚至家里以前的財政開支都是自己支配的,而老公身上只有為數不多的零用錢。但現在,花錢尤其是涉及較大的金額時,就會不自覺地回頭去和對方商量。“連聲音都無意中變得比過去低了”,李小萍笑著說,這種變化是不知不覺間發生的,而導致變化的直接原因就是家庭中夫妻不再是并立的經濟個體。
無形中變化的還有依賴的心理會慢慢增加。剛剛來蘇州沒有一個熟人的時候,云哈斯總不由得和老公嘀咕:“我可是為了你舍棄原來的一切來到這里,如果有一天你負了我,我就什么都沒有了。”而對曹世菊來說,先生下班回家了,心情就會隨著愉悅起來。老公的收入變成家庭的唯一支撐,無形中,家庭或者主婦的重心就會不自覺地傾斜在老公身上,對主婦來說,這也是不知不覺中接受的現實之一。
來蘇州8年的主婦生活,讓李小萍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以前自己忙的時候,看到別人閑著喝咖啡,心里真是羨慕。”但現在已經喝了8年的悠閑咖啡,越來越覺得沒勁,有時候心里會生出恐慌,萬一老公哪天失業了,萬一回到臺灣,經濟條件跟不上了,8年脫離工作崗位,自己怎么可能再回到以前那種職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