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就是指排尿次數增多,但總尿量不多。
女性尿頻可以說是個很普遍的話題。當然這里說的尿頻不是由于喝水過多所致的小便過多,而是在小便量較少的情況下,仍然不時地小便,具有“量少次多”的特點。尿頻就是指排尿次數增多,但總尿量不多。正常成人排尿頻率一般為白天3~5次,夜間0~1次,每次尿量約200~400m1。但也有因飲水量、氣候和個人習慣等而有所變化。
影響女性尿頻因素
膀胱因素
膀胱是儲存尿液的器官,正常情況下膀胱足可以儲存一定量的(一般為300毫升)尿液,但當膀胱的體積因疾病影響有效體積減少時,小便的儲存量自然減少,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產生尿意。當小便逐漸增多并在膀胱形成一定壓力的時候,膀胱就會發出信息,人們就有了尿意。
倘若膀胱內有腫瘤、結石、異物、異位的子宮內膜占據,或膀胱臨近的器官腫大,如卵巢腫瘤或囊腫、妊娠或子宮肌瘤、過度肥胖等,使膀胱受到外部壓力,都會影響膀胱的有效容積,都有可能引起尿意頻頻,即使少量的尿液也會產生較強的尿意。
因而,凡是尿意頻繁者,特別是對老年女性,應找醫生咨詢,或進行必要的檢查,以防重大疾病“漏網”。
感染因素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點,尿道總長度比男性要短得多,這給細菌、病毒、病原體等上行感染創造了機會,日常生活中女性泌尿系統容易感染就是這個道理。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如果量大或患者的抗病能力較差,其繁殖速度就會加快,對膀胱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炎癥的刺激,往往在很少的小便時也會產生尿意。這種頻繁的尿意感并非壞事,可以通過頻繁的小便將細菌“趕出”膀胱。
炎癥引起的尿頻,同時伴有尿急(必須立即排尿的感覺)、尿痛(小便時尿道口疼痛)的特殊感覺。病原微生物感染,貴在早期、有效地治療,防止形成慢性疾病。
精神因素
人們總有一種感覺,在即將上火車、登機、出發的時候,習慣地解一下小便,可不少人解了以后很快又有尿意,這就是精神作用的結果。
精神緊張或與排尿相關的神經病變,均可引起神經系統反射紊亂,發生煩人的尿頻。精神性多飲多尿癥、神經性膀胱炎,就是常見的精神神經性因素所致。如果經常失眠、消化不良,或嚴重的神經衰弱,在睡覺之前常常小便頻繁,這種情況多見于中年女性。
精神性因素引起的尿頻,一般表現為時多時少,明顯有精神作用的“跡象”。精神緊張引起的尿頻,對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嚴重后果。
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
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尿頻遠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