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6歲“女孩”,因第二性征未發育來到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就醫,接診專家為其進行了染色體核型檢查,卻發現女孩的染色體核型與女孩不符。醫生表示,這種病叫男性假兩性畸形,也稱為“雄性激素不敏感綜合癥”,該類遺傳疾病極為罕見,發病率僅為1/64000。
據了解,患者外表及行為均具女性特征。一般女孩到了16歲大多已來月經,但是患者卻沒有,而且乳房發育也不及同年齡女孩。家人感覺不正常,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接診專家馬麗霞檢查發現,患者的乳房發育不成熟,外陰幼稚,超聲檢查顯示患者沒有子宮及卵巢。通過對其做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染色體核型為46,XY,從染色體核型來看,應該為男性表型。經多位專家會診,診斷其患有染色體基因突變所致的“雄性激素不敏感綜合癥”。“目前,對該病尚無有效治療手段”,馬麗霞說。
馬麗霞告訴記者,自2010年以來該院已發現染色體異常病例47例,其中性染色體異常11例。對此,她特別提醒家長,對有明顯性發育延遲、身材矮小的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女孩,應做染色體核型分析,可以協助醫生確診病因,確保臨床及時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