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專家曾經說過,“所有的人在很多時候都會有這種或那種不安和擔心。只不過一般人有時候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這一點,這常常是種無意識的感覺。應該說,焦慮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一旦這種緊張累積達到一定的程度,開始影響你的工作、健康和日常生活,變成一種不能控制的情緒時,這就成為一種焦慮癥。它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治療。
焦慮癥大致分五種類型。
第一種叫廣泛性焦慮癥(簡稱GAD)。患這種焦慮癥的病人會經常地焦慮和不安。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引起不安。他(她)們就是對什么事都放心不下。這種情況可持續六個月以上,而且天天都很緊張。這種病通常女性患者比較多。
第二種較為常見的焦慮癥叫公共場合恐慌癥。這種病人的癥狀表現為在公共場合中過度緊張,包括在大庭廣眾之前發表談話和與幾個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飯等等各種環境中,他們都會感到極度窘迫。因為在潛意識里他們很怕被人評頭論足。這種病人男女兼有,可能與遺傳有關。
第三種焦慮癥又稱為強迫癥(簡稱OCD)。這種病人對某些事或某個情結始終不能釋懷。于是就把一些習慣性的動作變成了強迫性的行為。例如老是反復地去檢查一個鬧鐘的設定,老是牽掛著門是不是關好了,或者穿著打扮一定要按某種刻板的程序,放東西一定要有特殊的先后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強迫癥狀。
第四種焦慮癥又叫驚恐癥。這種病人會突然感到極度的驚恐,同時在身體上也出現強烈的反應。例如他們會突然感到心臟病開始發作,他們馬上要死了。這時他們會氣急敗壞,顫抖,胸悶,大汗淋漓,頭暈等等。這種驚恐完全是莫名其妙突然發生的。沒有先兆,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均可發生。
第五種焦慮癥稱為創傷后壓迫癥(簡稱PTSD)。這種病人通常自身經歷或者親眼目睹過一種暴力或創傷的場面,例如戰亂、血腥犯罪的現場、強奸、車禍或巨大的自然災害。他們常會回想起從前經歷過的恐怖場面,使得他們自然而然地拒絕讓自己想起那件事及相關聯系。
不管是哪一種焦慮癥,采用行為糾正和心理分析相結合的心理治療都能得到較好的效果。行為糾正是通過心理醫生教授病人一些對抗害怕心理的技巧,例如用一種緩慢而放松的深呼吸來代替驚慌失措時的急促的淺呼吸,或者通過有意識的入靜訓練等等方法來重塑病人的行為模式。心理分析則是通過心理醫生和病人的談話,幫助病人共同找出觸發焦慮的原因,從而改變原先錯誤的思維流程,以達到減輕焦慮的目的。但不管是哪一種辦法,對患焦慮癥的病人來說,最重要的一步是要自我意識到焦慮癥的存在,并愿意配合醫生進行心理治療。而不要錯誤地認為,焦慮癥不經治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消失。這樣會徒然地延長焦慮對病人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