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重感情,為人坦誠,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想法,看重自己的名聲。
黃色:熱愛學習,樂于和他人分享知識,很容易找到快樂,給人陽光的感覺。
紫色:富有藝術氣質,特立獨行,尊重他人,但為人偶有傲慢。
褐色:為人友善,努力讓別人信賴自己,不喜歡浮華,只喜歡穩定的生活。
提拉多稱,這些都是泛泛的描述,適合領導初步了解下屬們的個性特點。
色彩只是性格的標簽
美國人泰勒·哈特曼博士在1987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性格色彩密碼》(已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將人分成4種顏色性格,還調查了他們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布:
紅色代表弄權者(占25%),藍色代表老好人(占35%),白色代表和事佬(占20%),黃色代表風趣者(占20%)。
哈特曼為此編制了一套測驗題,記者登錄其網站進行了免費測試,發現都是“以下哪種描述最適合你自己”的選擇題,沒有一題問的是“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即紅藍黃白只不過是哈特曼為各種性格人為選定的象征——我們完全可以給這些性格貼上別的標簽,例如西方傳統的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分類等。
分析結果稱,記者是紅色性格:“你被權力所驅動,追求有所成就,注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簡而言之,紅色的人就是要走自己的路……”這些描述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而且結果顯示紅色性格只占本人性格的46.95%,第二大性格成分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果想知道是什么顏色,需繳納39.95美元獲取詳細分析報告。
公認的性格理論是“大五人格”
很多人不僅通過色彩性格理論認識自己,還用來指導人生選擇,例如《非誠勿擾》節目上多位女嘉賓就根據樂嘉的“紅藍黃綠”性格理論來給自己對號入座,她們以及不少讀者在擇偶時也把對方的色彩類型作為重要的參考。然而,這些理論靠譜嗎?
心理教授稱,人的性格跟顏色有一定關系,但并不密切,不能說喜歡紅色、藍色的人就一定是什么性格,而所謂色彩性格理論只是借用了顏色作為名字而已,不知道相應的性格測驗是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規范——科學的心理測驗需要有信度、效度、常模等驗證。
目前在人格心理學上比較公認的標準是“大五人格理論”,用性格的內外向等5個方面的特質描述人格,做相關的測驗就可測出自己的性格特點,“只有當色彩性格測驗的某種性格,例如紅色性格,與大五人格的某項特質高度相關,才能說明色彩性格測驗是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