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享受型:典型表現只懂攢錢,不懂享受
她經常幻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擁有了一大筆的財富的話,她會買些什么。遺憾的是,即使擁有了這么一大筆錢財,她也不懂得合理消費,享受生活。是的,她根本缺乏享受的能力。
她天生與有質量的生活絕緣,她的存折上可能有著驚人的數字,那都是她省吃儉用的成果。這筆錢是她預留給孩子的,她會因此非常欣慰。
她是在為別人儲蓄。由于無私奉獻的行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一直起著積極的作用,因此這種人給人的形象當然是不錯的。
她也偶爾揮霍,那就是當她的無私奉獻沒有換來相應的感謝的時候,她會抑郁,會在某個時間段內開始對自己不那么苛刻了。不過,當她忘卻了這種傷害以后,一切消費習慣又打回原形。
沖動型:典型表現不考慮支付能力,追求隨心所欲的感覺
她永遠沒有計劃地支出,在購物的時候她永遠那么沖動。即使自己的賬戶透支了,她也不愿意記錄一下開銷的狀況,從而使自己對收支狀況做到心里有數。她不愿意那樣做,她想保留那種放任沖動的快感。倘若她一旦開始計劃一下自己的財務,那么她的沖動本能和自由都將受到限制。
她不愿意承認錢是掙來的這樣一個事實,她們認為錢是可以從天上掉下來的。
她花錢買來的東西往往是為了用來增加自己的吸引力,這樣的女人最喜歡買時裝和化妝品;這樣的男人最喜歡買汽車。這些東西,對于她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
倘若有人批評她為了這些東西花費了太多的金錢,她會立刻興奮起來,并不停地為自己辯解。而在她振振有辭的辯解中,卻能聽到很多天真的想法。
她一見到大減價的東西就會立刻搶購,盡管買回家后這些東西就長久地躺到了柜子里,永無用武之地,但她一定要買—因為就物品本身來說是合算的,她已經管不上它們實用價值了。
虛榮型:典型表現只為體面花錢,不考慮實用價值
她將金錢看作是滿足虛榮的手段。她最喜歡談的就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奢侈與享受,她很可能裝作漫不經心地對周圍的人說:如果出門旅行,也就四星級的酒店還能將就著住,上次我去歐洲自助游,一路住的都是四星級酒店。
怎么一眼看出她是虛榮型的消費者呢?不妨觀察一下她對于汽車的選擇,如果大家都認為別克車是老板身份的象征的話,她買的一定是別克,盡管美國車對汽油的消耗量超級驚人,盡管她買車的用途只是家用,而不是商務。而且,她還會給自己的車加上市面上能搜羅到的所有奢華裝飾:什么衛星定位系統、車載電視、按摩座椅。
她實在太喜歡用錢購買別人的認可了,盡管自己囊中羞澀,但同學聚會時她還是咬牙為整個飯局買單—為的只是顯示自己混得不錯。
對于虛榮型的消費者來說,最好嘗試與自己虛榮的欲望保持一定的距離,努力做到有目的的消費,每次花錢時都不妨迫使自己的虛榮心做出一些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