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有些“80后”的媳婦抱怨婆媳之間難相處,可我一直覺得,生活是一門藝術(shù),婆媳相處也要講點“策略”。作為“80后”的媳婦,既然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了,那么就該走近婆婆,了解婆婆,體諒婆婆!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作為“80后”的新媳婦,我不但沒有和婆婆處成“針尖對麥芒”,相反倒成了婆婆眼中的“小棉襖”,這讓很多認(rèn)為“80后”媳婦和婆婆相處不好的人大跌眼鏡。
結(jié)婚后,我們一直和婆婆住,時間長了難免“勺子碰鍋沿”。天天“冷戰(zhàn)”也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我想到了一個填補(bǔ)婆媳之間代溝的辦法,那就是經(jīng)常帶婆婆一起出去,出去的內(nèi)容和方式包括:逛街、吃飯、采買、散步等等。
婆婆年歲大了不愛逛街,每次上街時,我都要到她的房間動員幾次。婆婆之所以不愛逛街,一是因為累,二是覺得我們婆媳倆走在大街上“不搭配”。針對這兩點,我“對癥下藥”,一一攻破。
首先,我給婆婆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某某廣場新建了城市雕塑,某某公園休閑的老年人特別多……聽得婆婆心里直癢癢。于是,我再懇求,婆婆便爽快地答應(yīng)和我一起上街了!走在大街上,我常常給婆婆介紹新近的變化,讓婆婆覺得不上街是一種“損失”。過馬路時,我親昵地攙著婆婆,儼然一對親母女。每次逛街,婆婆都覺得收獲很大,回來后臉上總是掛著笑,心情非常好,對我這個“80后”新媳婦也逐漸產(chǎn)生了親近感。
如果趕上全家人都在的時候,我就會提議全家到外面去吃。我先是給婆婆講現(xiàn)代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氛圍”,再講現(xiàn)在外面的小吃是如何的經(jīng)濟(jì)、味美,還有偶爾換口味有助于家人的身體健康等。聽得婆婆動了心,便跟著我上街了。
在外面吃飯,有些“80后”媳婦“大手大腳”地花錢,這是老年人最看不慣的地方。我可不犯那個傻,我總是挑選小吃品種多、價格便宜、環(huán)境寬敞的大排檔去吃。點菜時,一面要顧及婆婆的口味,一面顧及我和老公的饞嘴。吃飯時,我不忘把好吃的菜肴夾給婆婆一些,讓她“嘗鮮”。結(jié)賬時,我故意把每道菜的價格說給婆婆聽,讓她知道,在外面吃飯,只要選好地點,點好菜,一樣可以花錢不多、吃得愜意。現(xiàn)在,我家每周都會外出聚餐一次,起初是我提議,后來則變成了婆婆張羅。
我和婆婆都有晨練的習(xí)慣,常常一起去晨練,晨練時她做動作我配合,像一對師徒。晨練結(jié)束后我跟她去早市買菜,婆婆買菜總是選白菜、土豆之類的“大路菜”,而我和老公則喜歡一些時令鮮菜。為此,采買過程中,我總是跟婆婆商量:做菜要講營養(yǎng)搭配,“大路菜”可做主菜,時令菜可做配菜。婆婆剛開始對我買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時令菜持抵觸情緒,待買回家后,經(jīng)過我一番精心調(diào)配,將“大路菜”與時令菜有機(jī)結(jié)合,做出的菜“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吃得婆婆連聲夸贊……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有些“80后”的媳婦抱怨婆媳之間難相處,可我一直覺得,生活是一門藝術(shù),婆媳相處也要講點“策略”。作為“80后”的媳婦,既然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了,那么就該走近婆婆,了解婆婆,體諒婆婆!婆媳之間雖然在生活理念、處世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這種差異并不是“敵我矛盾”,未達(dá)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只要學(xué)會通過一定的方式,加強(qiáng)婆媳之間的溝通,了解婆婆的喜好,尊重婆婆的各種習(xí)慣。同時還要理解婆婆,對于婆婆的批評和指責(zé),要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不要計較一句兩句“不順耳”的話。要關(guān)心婆婆,學(xué)會換位思考,隨時考慮婆婆的心理感受。如果天底下的媳婦都能把婆婆當(dāng)成親娘來看待,那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就會融洽許多,家庭中的抱怨也就會少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