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婆媳打架小姑該怎么辦?
哥哥、嫂子、他們4歲孩子(我侄子),爸爸,媽媽,他們一家5口一起生活,在農(nóng)村。哥嫂兩人是典型的啃老族,家里的開支都是媽媽在支付,菜材米油鹽醬醋都是我爸我媽買,連洗衣粉、香皂都是媽媽買回家的。親戚家有什么事兒要隨禮都是媽媽出的,他們小兩口分文未拿過。父母是老老實實的種地人,收入很少,我是小姑,我和老公在北京打工,知道家里的情況,心疼父母吃不好,穿不好,經(jīng)常給父母零花錢,每年少說也得1萬多。而哥哥掙的錢如數(shù)交給嫂子,他們孩子的零食之類的是嫂子買的。哥哥要外出打工,管嫂子要錢買火車票,嫂子說沒錢,哥哥問:“你錢呢”,嫂子怒目相對“你憑什么問我的錢怎么樣了,你沒本事掙錢還管我?”邊說還邊拿手扇哥哥嘴巴子,左一下、右一下,我媽站在旁邊,見哥哥能忍也沒說啥,覺得小兩口自己的事自己處理,沒插手。后來他們繼續(xù)吵著,她打哥哥,打得哥哥怒了,一下開始還手了,媽媽見嫂子處于弱勢,怕哥哥把嫂子打壞了,一下過去從后面摟著哥哥,捉住哥哥的胳膊、手,那個二貨嫂子不打哥哥了,把拳頭扔向了媽媽的太陽穴,啪啪連續(xù)打了幾拳頭,媽媽當時跌倒在地,氣壞的哥哥頓時把嫂子按地上一頓亂打。。。
后來那個惡人先告狀的,大晚上的還把她父母、弟弟、村里的領導、村里的老人叫來了,她那個沒教養(yǎng)的爹,聽說女兒被打了,他們娘家三口是打著車沖到我們家的,兇神惡煞的質(zhì)問我哥為什么打她女兒,后來鄰居告訴他們,她女兒打我媽了,她那狗爹娘才自知理虧不說話了。村里的領導、老人,都批評了嫂子,說她做事不對,兩口子吵架不應該牽扯父母,居然還動手之類的。后來她父母要回家,她說要跟父母回家去,她爸媽不讓她回,但是最后還是帶著孩子跟著她父母回去了。整個事情處理過程,她那個狗爹娘都沒說給我媽媽道歉。第二天哥哥拿著媽媽給的路費去外地打工了。今天是第三天,從事情發(fā)生到現(xiàn)在我心疼的不行,媽媽快六十歲了,哪經(jīng)得起她的蹂躪,哥哥不在家了,這件事該怎么處理?
評論1:你哥打你嫂子就對了。竟敢對老人下手的人。就往死里打。就不去接你嫂子。自己時間長了就知道回來了!要是接地話讓你哥去接。憑什么讓你爸媽去你。你嫂子算個屁啊!
評論2:你父母太懦弱,如果你父母夠強悍,就應該和兒子媳婦分開過,憑什么讓他們啃老,憑什么讓媳婦欺負。如果你有孝心,將來父母沒有自理能力的時候就把他們接過去,好好孝順父母。女兒也該養(yǎng)老,這是你的責任。
至于怎么辦,做為小姑的你,還是少說兩句吧!估計能改變你父母處事方式的幾率并不大。那就少言,免得惹禍上身,除非你有辦法、有能力解決現(xiàn)狀。
評論3:你是希望他哥嫂離婚,你作為一個小姑,不應該在別人的婚姻上面指手畫腳,離婚與否是他們兩口子的事情。很多時候往往是一大家子人在后面煽風點火,鬧得兩夫妻雞飛狗跳的。樓主很憤怒,能理解,畢竟是自己的母親。不過你憤怒了不代表你可以像到處亂罵人,就像上面有位姐妹提到的錯的是你嫂子,可是你想讓她父母道歉,是不是有點像封建社會的思想啊,一人帶罪禍及全家!
不管是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分開過肯定是上上之選!如果真如樓主說的她嫂子死活不分家的,這個女人可能有點變態(tài)吧!還有估計是因為當初嫁給你哥不是很滿意,說白了一點估計是嫌婆家較窮!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