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用到
第三大原則 選好"第三者"
人和人相處難免有些誤會甚至是不愉快,作為同時愛著一個男人的婆媳,這種誤會和不愉快更是在所難免。當不愉快發生時,如果逞一時痛快,馬上爭個你錯我對,往往影響了感情,得不嘗失;要是老憋在心里,又非長久之計,萬一哪天來個總爆發就慘了。這時如果找個好的聆聽者訴訴苦,情況可能會大不一樣。因為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考慮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甚至完全相反。找個寬厚善良的"第三者",聽聽他從另一個角度的不同看法,很多不愉快也許就煙消云散了。不過這個第三者切忌自己的老公,道理再簡單不過,要是反過來老公說你父母的不是,即使全對,你不也得和他急啊?
我們家的第三者,就是老公的三弟,他常常為我說話。
有一次婆婆住院的時候,我下班去逛街,公公有些不高興了――怎么這么晚。老三說話了:今天周五,路上不知道有多堵呢,這會兒能回來已經不錯了。您還說她!沒吃飯呢吧? … … 公公悶聲不響的去煮飯了,末了還不忘記給我煎了個荷包蛋,呵呵… …
第四大原則,別拿老公當出氣筒。
都說婆媳關系不好的話,最苦的是夾在中間的這個男人,苦就苦在如同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天平的兩端,一頭是生他養他的親娘,一頭是他千挑萬選回來和他共度此生的親老婆,哪一個他舍得說半句?如果婆媳有了矛盾都找這個可憐的男人撒氣,那他的氣往哪撒?天長日久的,傷了夫妻感情是小事,萬一委屈出個毛病來,到時后悔可就晚了。所以,哪怕是為了老公的健康計,也別拿他做出氣筒。
我們家似乎要倒過來說了,老公是司機常常晚回家。有一回,說是下午三點回來,結果晚上八點半了還沒到家,我打了三次電話,后來他說要晚些回,要先去理個發。老爺子有些慍了。
可憐了我,整個雙休日都在照顧老太太,喂水,喂飯的。不容易啊!!
周一早晨,我要趕早去上班,老爺子天不亮就起床,給我煮面條了,然后少不了一個荷包蛋――早晨不吃飯哪成,吃了早飯再去乘公交,坐車上也不冷啊!不邊嘟噥著,一邊給我剩飯。
第五大原則:沒事閑聊天
老人不圖吃不圖穿,只圖個兒孫福,最盼望的是一些和兒女在一起的時間,物質上的孝敬遠不如精神上的慰藉。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大道理要從小事抓起,聊天就是個不錯的"選題"。
不就是聊天嗎,聊天誰不會。我是個愛說話的女人,沒事就"東家長西家短"的跟公公婆婆說,他們都當聽新鮮事一樣的聽,然后發表他們的評論。更多的時間是在講我和老公的婚禮籌備。婆婆也因此常常講起她的婚禮。我就追根挖底地問她,一些細節的問題。
她出嫁的時候,娘家陪嫁是一臺座鐘,說是帶個玻璃罩的,后來玻璃碎掉了。我聽說后執意要了這個座鐘,婆婆雖是愛不釋手,也送給我了。
其實,我并不怎么喜歡。只是因為愛屋及烏,讓她覺得我喜歡她喜歡的東東,讓她高興就好。
至于老公,我自己選的,沒啥可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