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個令所有人頭疼的問題,這么多年來也一直沒有解決的辦法,兩輩人在不同的家庭生活,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有些理念也難以磨合,既然難以磨合,那就互相給對方100米的距離吧。
對于媳婦來說,婆婆不是自己的親媽,所以不可能像親媽一樣了解你,也就不能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你的心理。你不能把她當(dāng)作保姆一樣要求,非得給自己家這樣做那樣做。
對于婆婆來說,媳婦她是別人的女兒,兒子的妻子,所以你不能去要求她非得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任何事情,更不能把她當(dāng)作下人般使喚。如果你的兒子娶了她,她愿意嫁給你的兒子,那你的兒子是相信她必定有讓一個家生活好的能力。
婆婆和媳婦之間,如果有條件,不如分開生活,不湊一堆。有句俗話叫做遠香近臭,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只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xiàn),反而讓彼此的感情更近些。兒子和兒子的孩子也不會卷入婆媳的矛盾中,其樂融融。
這樣也可以保持原有的各自喜歡的生活方式,婆婆該節(jié)約還節(jié)約,媳婦該和老公親昵還親昵,孩子該怎么管教還怎么管教。
其實,婆婆在這個年齡,愛應(yīng)該發(fā)生轉(zhuǎn)移,從自己的孩子身上轉(zhuǎn)移回自己的老伴和自己。應(yīng)該好好的計劃生活自己接下來的幾十年,做個優(yōu)雅的老太太,還有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外出旅行,走走看看;或是每天小區(qū)外的健身場所,鍛煉身體。
媳婦也一樣,不能去要求婆婆非得過來給自己照顧飲食起居和孩子,她已經(jīng)帶大了她自己的孩子,所以你自己的孩子也應(yīng)該自己負責(zé)到底。
如果沒有條件必須生活在一起,在心里首先就要明白對方是誰,其實對方都沒有義務(wù)為自己做什么,更沒有理由去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干這個干那個,婆婆如果在你家生活,她幫你干活,不管好不好,你也只能感激和理解。
如果作為婆婆你還和自己的兒子生活在一起,那就應(yīng)該接納和尊重兒子選擇的這個陪他終老的女人,畢竟你無法陪伴他一輩子。
兩代人在一起,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接受,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不要去苛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還保持獨自個體的生活方式。菜的口味不同,可以多加幾個菜,對方做的不合口味,自己可以動動手。
總的來說,雖然婆婆和媳婦的關(guān)系不是那么容易的相處,但是不管怎樣還是一定要將給對方尊重放在第一位,并且主動給對方和自己100米的距離,即使在生活中并不能保持實際意義上的100米,也一定要保持心理上100米的健康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