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她在西南某師范大學讀書,愛上了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同學。可惜,這個男同學是一位“保皇派”領導的兒子,說了一些過激的話,結果遭到批斗,最后不甘屈辱在學校自盡。
初戀情殤,曾經讓楊敏生不如死。多年以來,她一直珍藏著男友信物,經常在夜深人靜時對視哭訴,也封閉了自己的情感之門。大學畢業后,她當上了一名普通教師。1979年,在家人的催逼下,她匆匆地和一名大學老師結婚,婚后一年生下了兒子。此后,她憑著自己的個人能力,仕途上一路平步青云,干過校長、當過縣教育局副局長,39歲被提拔為縣文化局局長,到2001年被任命為重慶市某區一機關的局長。
可是,楊敏仕途上一帆風順,而婚姻生活上卻一片瘡痍。她和丈夫本就缺乏感情基礎,丈夫并不愛她。在兒子去加拿大留學后,兩人開始了長期分居,各不相擾,婚姻名存實亡。
或許特殊的情結作怪,從此,楊敏對徐猛“特別相待”:局里沒大事,她總要來到徐猛的辦公室坐一坐,與徐猛聊聊天,拉拉家常,或者故意請教幾個審計學術問題;局里要應酬,她每次把徐猛叫上;逢年過節,徐猛無法回老家,楊敏時常把他請回自己家里,親自弄幾道拿手菜……
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多,兩人的上下級關系開始淡化,變成了一對“忘年交”朋友。哪天得空,他們互相約出來喝茶或者喝酒聊天散心。
一次,兩人單獨喝酒時,徐猛醉酒后吐“真言”:他出身卑微和貧寒,想找靠山,想仕途平坦,想日子過得滋潤舒適……知道他的真實意圖后,楊敏也開始一步步俘虜和套牢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