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婚姻困頓,是,他苦惱,自己為什么不會“吃醋”,又為什么不感到痛苦,“難道我失去了痛苦嗎?”而痛是人身處于危機的警示訊號,沒有痛感的人,便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網絡時代婚姻困頓,妻也許想以網絡恢復激情,然而網絡成了她逃避現實的屏障。
李生想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卻不知自己日漸漠然,李生反省:“難道自己也失去了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嗎?”性對于他們,也成了可有可無的夜宵,對于這種狀態,他們都深感無奈。
網絡時代婚姻困頓,我問李生:“你感覺妻有外遇現象嗎?”
“假如是這樣,她不會那樣無聊,我也不會如此困頓,一切都好解釋了。”在李生看來,有外遇已不是問題,說明了妻身心基本功能的健全。
網絡時代婚姻困頓,“你們想過離婚嗎?”
李生為此事曾征求過妻的意見,妻說離婚太麻煩,假如李生不介意,不如將就著過。現實情況是他們雖沒有愛,也不彼此討厭,更沒有仇恨,卻只有任其自然的頹廢。
李生的不安是處于這樣的境地,他居然已漸漸適應了,再往后,他們會變成什么樣呢:緊張地工作,冷冷清清地過日子,體面的服飾,包裹著冷漠的心,唯一的娛樂,是在網上漫游、神交,疲憊之極,下線,懷著深深的失落,進入荒蕪的夢鄉。
網絡時代婚姻困頓,生命在萎縮,本能在退化
物化社會經濟文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改變了我們的心理結構,人的生物壽命在延長,然而快樂在退化,激情被時間搓揉得失去了彈性、生命力在逐漸萎縮。
面對著被物質吞噬的人的精神與原始生命力,我們就理解了勞倫斯在《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中,呼喚守林人的良苦用心。
李生夫婦的性冷淡與麻木,主要原因是他們無限止地追求成功,追求升職,追求經濟回報,在高度緊張的壓力狀態下,透支了生命能量,破壞了情緒結構,抑制了人的自然需求與激情,以致失去了發展快樂本能的能力,陷入在持續的冷漠、沮喪心理狀態中。
網絡時代婚姻困頓,性冷淡,情緒低沉冷漠是生命力退化,生命質量下降的體現,也是物化時代人的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