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服務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網站的管理、網民的自律以及把關的技術手段與博客的發展速度遠遠不相匹配。更嚴峻的挑戰在于,網站是否能夠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守望精神的家園,捍衛文化的尊嚴。
在人類信息文明的歷史上,博客或許會成為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從傳播觀念上來看,博客可以讓民眾的聲音得到很便利的傳播,有利于社會各階層的溝通;從傳播形態上來看,博客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小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交匯起來,成為各種傳播形態的集大成者。
由此,一些人特別是博客服務商提出了“全民博客”的概念。在商言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很自然。但是同時,人們不禁要問:網站是否能夠提供足夠好的博客服務?
博客服務應包括哪些內容?從人類網絡交流的動機來看,我們需要的服務無非有新聞信息、觀點、人際交往、娛樂等內容。但是,目前大多數博客網站提供的服務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雖然各種規模、類型的博客似乎都有了,但網站的管理、網民的自律以及把關的技術手段與博客的發展速度遠遠不相匹配。
目前一些博客網站的服務理念簡單幼稚,只為提高點擊率,專注于通過各種噱頭、炒作、謾罵、獵奇等手段來滿足人們的窺私欲與泄憤心理。一位提供博客服務的網站老總甚至認為,虛擬社區的提供者類似于現實社會的開發商,只提供房子,如果兩個住戶在里面吵了起來,網站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制止吵架。而且,就像兩個顧客吵吵鬧鬧,引來了不少其他的顧客,網站借此炒作一下自己的商店,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它們卻忘記了網站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可以說,法律、道德對現實中的個人限度有多少,對博客的限度就有多少,虛擬世界的社會責任是一樣的。
博客作為一種新的信息載體,開始時人們對它不免產生好奇,但是繼之則會權衡利弊得失:我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所得如何?所失又如何?如果新的載體提供的服務效率不高、責任感不強,人們就會厭倦它;如果提供的服務沒有效率,傳播的內容和理念是背離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人們遲早會毫不留情地拋棄它。一個新載體也應該能為建構未來的理想社會添磚加瓦,否則,只能是歷史的天空中匆匆而過的一顆流星。
博客到底能走多遠?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不斷豐富博客服務內容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道德問題。對博客網站來說,更嚴峻的挑戰在于是否能夠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守望精神的家園,捍衛文化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