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年人認為有些新詞兒不嚴肅,應禁止使用 社會學家認為,應正確認識和使用新詞
PK”、“玉米”、“盒飯”、“涼粉”……面對這些在超女大賽中脫穎而出的新詞,年輕人非常喜歡,一有機會就用。但是,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新詞,卻讓很多老人云山霧罩。昨日,王老先生打進本報電話反映,如今的很多新詞他都不知道啥意思,讓他感覺跟年輕人溝通很費勁。
老先生:
不買賬 建議禁使“怪詞”
王先生說:“現在的新鮮詞太多了,報紙、雜志、電視、廣播都是一些“PK”、“粉絲”、“作秀”什么的,讓我們這些老年人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看著也著急。我們不明白這些流行詞兒從哪來的,也不感興趣。”王先生認為,一個民族的語言不應該如此隨便。語言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這樣被人們改來改去,是非常不嚴肅的,難登大雅之堂,應當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
孩子們:
愿意用 感覺新詞挺時髦
現在的家長常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強、奇思妙想多,就連新鮮詞兒也多,使他們感到與孩子之間產生了“代溝”。
昨日,外孫女的幾句“我暈”,讓滕阿姨虛驚一場。原來,滕阿姨的外孫女經常上網。她口中的“我暈”只不過是“我看不懂、不明白”的意思,而這話在滕阿姨聽來就是外孫女真的暈了,她以為孩子有什么病了。
可滕阿姨的外孫女和同學們卻不覺得新詞兒有什么不妥,一位初中生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同齡人溝通的方式,舊詞有時候太板,跟不上時代。
專家說:
新詞出現是時代進步表現
對此,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家鄭滬生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肯定會有一些語言被發展,一些語言被淘汰。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類似于“PK”、“博客”這樣的新詞,人們對這些詞的了解與認可需要一個過程,但不能一棒子打死。因為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只要上網的人都能了解,很多網絡語言也都是很有意思很有趣味性的。網絡是一個先進的工具,大家應該正確地去了解它、使用它。對一些對新詞感到反感和困惑的人,大多都是不“前衛”的人,很多青少年就很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新詞的出現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個表現。
當然,一個國家的語言需要規范,中國語委會對怎樣規范語言的使用有明確規定,我們應該按照這個規定來使用語言。
●相關鏈接
這些新鮮詞你知道嗎?
近日,本報接到許多讀者打來的熱線電話。他們認為,現在很多的新詞和網絡語言,給他們的閱讀帶來了不便,希望本報能將一些新詞和網絡語言進行譯解。
“PK”——是英文“Play Kill”的簡稱,來源于網絡游戲中“殺人”的玩法,是兩人對決,殺個你死我活的意思。
伊妹兒——電子信箱
壇子——論壇
博客——公開的網絡日記
下課——本來是學校教學用語,指上課時間結束,近幾年來又賦予它“下臺”的意思
暈——看不懂
VIP——有錢佬
頂——支持
恐龍——丑女
青蛙——丑男
大蝦——高手
菜鳥——低手
偶——我
稀飯——喜歡
果醬——過獎
醬紫——這樣子
斑竹——論壇板塊的管理人員
愛老虎油——我愛你
表——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