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籠包款小龍女紅遍了網絡,由打動萬千少男的《那些年 我們追過的女孩》中的沈佳宜變成了被千萬網友吐槽的小籠包,陳妍希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人們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在青春片中清純可人的美少女到了古裝劇里就成了頭戴雞腿、一臉癡肥的小籠包版小龍女?
網友其實不需要想通這個問題,他們只是愉快地參與到這場吐槽運動會中來,制作各種惡搞圖片,將陳妍希扮演的小龍女由頭奚落到腳。抓住某些令人刺眼的窘態 片段,來回重放;或是將三四版小龍女并列比較以突出目前這款小龍女是多么的虎背熊腰;甚至制作出各種言不由衷、冷嘲熱諷的視頻動畫來發泄自己對這版小龍女 的強烈不滿。
這些吐槽段子在網間飛速傳遞,形成一股輿潮,網友在各式歡樂的吐槽中暗爽偷笑,不亦樂乎。確實,我們不在乎誰演小龍女,因為不管是誰,網友們總會找出各種樂子制造段子,我們在乎的是由這樣的錯位表演造成的黑色幽默讓我們內心暗爽。
以前有學者評價周星馳的喜劇元素產生于錯位表演,就是在一個極荒誕的情境下卻用演正劇的方式進行表演,因此產生了喜劇效果。在深層次上看,演員的荒誕其 實是一種犯傻或是弱智的表現,不合乎常理,或者做出了不得體的行為。人們的笑,分析其心理動機其實是一種嘲笑,是帶著幾分惡意的嬉笑。
吐槽陳妍希版小龍女何嘗不是源于這種錯位感?人們通過金庸的描寫在大腦中產生的小龍女形象是高貴冷艷、體態輕盈、不食人間煙火、仙氣十足的形象,以往的影 視角色也是極盡人事去尋找這樣的演員來扮演這樣的角色。當演員的氣質外貌和人們的想象相符合時,大伙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這個角色,并且投入一場感天動地的 驚世愛情,看楊過和小龍女如何至死不渝。
但是這一次,小龍女不但沒有仙氣,卻添了幾分憨態,校園里的清純美少女畢竟不是古墓派的仙女, 一個靠賣萌討喜,一個吃高冷飯,非要混為一談,就出現了一個面如銀盆,一臉憨笑,還有兩個不合時宜的小梨渦的短粗版小龍女。更別提那坑爹的造型,頂著米老 鼠般的發型,掛著兩條白絲襪在頭上飛來飛去卻一會看不見脖子,一會只看見臃腫的背影,這讓觀眾立刻在觀影中因為形象和內心設想的錯位產生極大的荒誕感。
然而,不稱職的小龍女并不是問題的關鍵,不愛看大不了不看,為什么要吐槽呢?因為,在這個集體無意識的吐槽狂歡大會上,所有高矮胖瘦、窮富貴賤、美丑雅 俗的網友們都可以肆無忌憚的通過嘲笑一個曾經的國民美少女偶像變成“嘔像”,獲得體驗超好的酸爽感覺。每一次看到吐槽的會心一笑,每一次為了吐槽迸發的奇 言妙語都在這些段子的網間傳遞中不斷發酵。網友明里哀怨,實則暗爽,在“毀人不倦”的樂子中疏解自己的郁悶和壓力,那叫一個開心和快活,反而更加歡樂地參 與到這出電視劇中來,一集不落地看下去,甚至每幀每格每秒地仔細看,到處找這部電視劇的槽點,然后制作成各種段子繼續在網上發布,尋找共鳴繼而維持這場集 體狂歡的吐槽大會。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于正才是洞悉人心的高手,為什么連李莫愁都可以是張馨予這樣的高挑美女,難道于正真是瞎子看不出 李莫愁比小龍女更絕色嗎?于正當然知道,但是他更知道,如果一套翻拍劇里所有的角色都按部就班,符合大眾想象,沒有槽點,即便往死里拍也不可能取代經典在 人們心里的位置,反而會因為缺少吐槽點和話題很快地淹沒在茫茫劇海當中。
但是現在不一樣,因為有了一個煙火氣十足,虎背熊腰的小龍女,自從第一集開播,這網上的話題就從未斷過,而且是隨著吐槽越多,收視節節攀升,這才是深諳人心的金牌制作人的秘密武器。
在于正看來,一個沒有話題的小龍女才是一個真正失敗的小龍女。下一次,如果于正重拍《鹿鼎記》,韋小寶最漂亮的老婆阿珂丑成啥樣,你們都別驚奇。說到讀心術,你們哪里是于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