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女人都愛逛商店,即使不買東西,也喜歡轉轉。事實上,60%左右的男性也曾“沖動性購物”,就像剛剛熱播的電影《天生購物狂》中上演的那樣,與購物相關的心理癥狀復雜多樣。購物狂不在于消費的數額有多大,而是伴隨購物產生的各種情緒、行為失調癥狀,“沖動型超購癥”、“后悔型超購癥”“戀物癖超購癥”等各種與購物有關的心理障礙已在一些醫院心理門診部涌現。
臨床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少人對商品的一種瘋狂乃至病態的占有欲往往源自內心巨大的壓力。不少人花大筆錢財購物是面對痛苦和壓力時,轉移注意力,回避痛苦的一種方式。他們中不少人可能是因為缺乏自尊自信、內心空虛、壓抑等。另外,商家的廣告造成強烈的感官沖擊,也刺激著人們的購物沖動。
如何糾正過于強烈的購物欲望,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首先,要盡量擺脫“誘因”,讓自己遠離各種外部刺激和誘惑。例如,當有購買沖動時,轉移注意力,可選擇運動、看電影、看書等你感興趣的活動。要是實在忍不住想買點什么,不如去逛書店。仔細閱讀和選擇圖書的過程既滿足購買欲,又不會花費太多。克制不住來到了商場,也一定要讓自己只看不摸。眼球吸引后的觸摸欲常常誘使我們買一些不太需要的東西,只看不摸,購買的欲望就不太容易被激發。
再有,當內心覺得空虛或煩躁,很想去購物時,可以先打電話或當面向朋友傾訴,這樣可以先讓自己不安的情緒得到緩解。實在要去也最好請個參謀陪著一塊去,傾聽別人建議的過程可幫助自己抑制不理性的購物沖動。
另外,購物時養成“就重避輕”的習慣。出門前將必須要買的東西寫在小條上隨身攜帶。每次被其他物品吸引時就告誡自己“先買有用的東西,然后再回來逛”,這樣可以有效地克制購買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