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您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后,您是否感到沮喪無望?當您的孩子一次又一次考分不高時,您是否信心全無,并斷言您的孩子成不了氣候?假如您選擇“是”,那么朋友,您已經犯了錯誤,因為您被一些表面現象迷惑了。
常想想下面這些人吧,相信他們一定能給您啟示。
佛萊德·艾斯泰爾1933年到米高梅電影公司首次試鏡后,在場導演給的紙上評語是“毫無演技,前額微禿,略懂跳舞”。艾斯泰爾將這張紙裱起來,掛在房間里激勵自己。后來他成了赫赫有名的電影舞星。
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術并不高明,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
歌劇演員卡羅素美妙的歌聲享譽全球,但當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工程師,而他的老師則說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進化論》的作者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去研究生物學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你這沒出息的家伙!”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學的命運,在申請蘇黎士技術學院時也被拒絕。
羅丹的父親曾怨嘆自己有個白癡的兒子,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上。
《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被退學,老師認為他既沒有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意愿。
擁有超過100本西方小說,發行逾200萬本的成功作家路易士·阿莫,在第一本書出版銷售前,被拒絕了350次。后來他成為第一位接受美國國會頒發特別獎章的美國小說家。
諸如此類的人物還有很多很多,常想想這些人,我們就不會輕易給人下斷言;常想想這些人,我們就能從一些平凡者身上找到閃光點;常想想這些人,我們就會明白成功都來之不易;常想想這些人,我們就能找回信心,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