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麗和小剛是一對結婚3年的恩愛夫妻,漸漸地小麗對平淡的婚姻生活不滿,于是要求小剛和她做變換性別的游戲,小剛扮作女性,小麗扮作男性。開始時他們都覺得這樣很好玩,也滿足了他們個人的心理需要。但后來小麗越來越覺得小剛不像男人,于是想把性別換過來,可是小剛已經對這種游戲上癮,不同意回歸原狀。小麗很氣憤,她自己從小和男孩一塊兒玩,從沒見過像小剛這樣不陰不陽的人,她甚至想到了離婚。帶著這個問題,他們小兩口來看心理醫生。
分析:小麗從小和男孩玩,身上本來就具有一些男性氣質,玩變換性別游戲,其實是小麗潛意識中想成為男人的一種反映。而小剛本來就具有一些女性氣質,所以才愿意配合游戲中的小麗而變成女性角色。
在正常的夫妻之間,丈夫應承擔外顯的男性角色,妻子應承擔女性角色,這樣,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家庭結構才能平衡。而小麗和小剛把性別角色顛倒過來,他們這么做既不利于家庭結構的平衡,也不利于家庭成員社會角色的分工,嚴重的甚至會誘發精神癥狀,最常見的后果之一是誘發假性同性戀。小剛一旦認同為女人,就會把自己的男性氣質部分壓抑下去,可是這部分心理能量需要找地方釋放,于是按照“女人愛男人”的自然規律,他就會不自覺地喜歡上男人。小麗還沒有那么嚴重,她懸崖勒馬,想讓小剛也回頭,但是小剛已經難以自拔。
建議:1.夫妻之間不要做上述奇怪的游戲,也不要去尋求上述另類而刺激的體驗,而是做好社會角色分工,在正常的夫妻生活中尋找愛與快樂。
2.一旦因為無知而陷入這種體驗,要及時識別,馬上停止游戲,嚴重時需要找心理專家做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
3.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把男孩當女孩養,也不要把女孩當男孩養,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這才能保證他們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