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再婚家庭,夫婦倆艱難創業、苦心經營,終于掙得一份家業。但家境轉好卻有了矛盾,主要分歧在財產分配與親友安置問題上。
還有一對事業有成的夫婦,性格差異很大,但沖突的個性在創業初期恰好互補,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事業頗具規模時,也開始發生頻繁的沖突,沖突內容也與第一對夫妻相似。為了避免紛爭,丈夫盡量回避,妻子越發情緒激烈,不停地用刺激神經的嘮叨試圖重新靠近丈夫。妻子越吵,丈夫越回避,妻子情緒失控、歇斯底里,丈夫終于有一天突發耳聾,聽不到任何聲音,住進了醫院。
在生活中,這類現象雖不普遍,卻也常見。夫婦倆創業時,一切從零開始,沒有什么可以失去,兩人同心同力,逐漸取得成果,而初見成效會鼓勵雙方繼續加勁,如此日積月累,漸有所成。若干年后,所有的付出終于得到回報,事業進展順利,這時夫妻雙方卻都開始擔心得之不易的一切會失去,這就是人性,人在有所得時安全感反而降低。由于事業發展需要增加人員,雙方自然會首先想到各自能夠信任的家人和朋友,夫婦倆在精神緊張的狀況下,卻可能把對方親友的出現理解成為危險信號,會啟動自我保護意識,發生意見不一致。盡管事實上,夫婦倆都不僅是為了照顧親友,還有發展事業的現實考慮,但因雙方性格不同,做事方式不同,考慮角度不同,難以保持一致,于是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導致過度反應,頻繁發生沖突。
所以,為了避免困擾與沖突,老板夫婦要解決好三個問題。首先,夫妻兼合作伙伴需要在兩種角色中靈活轉換。在事業與家庭生活中分清不同的角色與原則。在家里凡事需要商量,多為對方考慮,盡量妥協;工作上要照章辦事,遵守原則與約定至上。其次,增加內心安全感。夫妻意見不一致時,只當成是由于兩個人的想法不同、做事方式不同、性格不同、考慮問題角度不同,并不對自己構成真正危脅。第三,放輕松。你的愛人還是你的愛人,好的合作伙伴還是好搭檔,不會因為境遇的變化而變化,雙方依然同心同力。事業在良好的合作中不斷發展,現在的成功可以是更大成功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