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天,胡大一教授的“雙心”門診接待了一位疑似心臟病的高級知識分子。他說自己經(jīng)常胸悶,有時喘不過氣來,經(jīng)檢查,他的心臟卻無任何器質(zhì)性病變。原來,他是北京某大學研究生院的院長,兩年前由于科研工作業(yè)績突出,被提拔為院長。但他總感到壓力很大,說自己并不喜歡管理工作。又沒有辦法,只有拼命去干。平時喜歡鍛煉,也許是有工作狂的習慣,鍛煉也非常玩命,還買來長肌肉的蛋白粉吃,全然不顧自己已經(jīng)40多歲的年齡。雙心門診的心理咨詢師為他做了心理分析與治療。
分析:心理咨詢師阿明認為,他的身體反應來自他過大的精神壓力,包括工作上的科研風格與管理風格的沖突,以及他工作狂的習慣,做什么都按照最理想的情況來要求自己。他不喜歡管理工作是有原因的。
傳統(tǒng)認為管理工作的特點是:一、要為別人承擔責任。二、簡單重復,沒有創(chuàng)造性,這與科研工作的思維及他的偏好恰恰相反。科研工作有更大的創(chuàng)造性空間,一個人有多大的才能,基本上能體現(xiàn)在科研成果或技術產(chǎn)品設計上。而管理工作是通過維護一種既定的規(guī)則、制度、體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式的思維。而且管理者即使有自己的點子,也要通過下屬去實現(xiàn),這對一些習慣了自我創(chuàng)造的研究人員、技術天才來說,等于剝奪了他們展示實力、表現(xiàn)天賦的機會。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管理工作與領導工作還是不同的。浙江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何銓介紹說,領導多運用愿景、文化、價值觀來為員工、下屬等創(chuàng)造一種共識,激勵工作斗志,所以,領導更多的貼近于藝術。而管理則是系統(tǒng)化運作的過程,更多地強調(diào)科學嚴肅的精神,時刻以標準、制度來規(guī)范工作,更講究科學。
那么,該怎么處理這兩種事務的沖突呢?
心理咨詢師阿明認為,管理工作仍然具有藝術性,因為具體運作過程中方式方法的技巧性、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需要管理者進行平衡和統(tǒng)一。做科研管理需要既懂業(yè)務,又要有管理者的思維模式,不要事事親力親為,要主動提升自己的境界,轉(zhuǎn)換工作方法與工作重點。學會授權,學會指導,這才是一個組織需要它的管理者做的。當然,要做到授權,需要寬廣的胸懷、對自己的信心,以及一定的安全感,還要下屬能承擔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