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份調查顯示,我國精神疾病患病率明顯上升。國家衛生部有調查結果顯示,我國46.5%的人不知道哪里有精神衛生機構,63.3%的人把“精神病”與“神經病”混為一談。專家介紹,常見的精神病包括功能性、器質性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功能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反應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兒童精神病、神經衰弱、癔癥、焦慮癥、強迫癥、抑郁性強迫癥等。器質性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病包括:腦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礙、顱內與軀體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礙、顱腦外傷所致的精神障礙、顱內腫瘤所致的精神障礙、癲癇性精神障礙。另外精神發育遲滯及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也屬于精神病的范圍。
形形色色的精神障礙者
南京市腦科醫院病房———這是一個平常人不愿涉足的地方,叩開一扇緊鎖的房門,記者立刻被一種令人不安的寂靜所包圍。沒有想象中的哭叫、吵鬧,三三兩兩的病人面帶微笑,或坐或站或來回走動著。
在男病區,由于快到午餐時間了,大部分病人集中在活動室里,有的目不轉晴地盯著黑板,有的趴在桌上一動不動,還有的望著天花板發呆,他們帶著一片茫然無知的表情做出各種姿態,似乎是一群游蕩在時間之外的局外人。接待我們的精神三科主任范儉雄說,這些病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的,不吵也不鬧,也不會傷害誰。然而他們安靜的樣子背后都有一個悲哀的故事。
鏡頭一:長相帥氣的小李,一個剛30歲的工程師,對自己要求很高,十分上進,被領導提升為部門經理后更是拼命工作,長時間的壓力使他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一顆升起的新星剎那間便隕落了。
鏡頭二:50多歲的老王是某機關處級干部,在一次職位升遷中,本以為干了半輩子可以再高升,誰知卻被比他小10歲的人趕超了,內心的失衡使老王深受刺激,結果得了重度焦慮癥。這種病典型的表現是對前途悲觀,為小事自責,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性差,對活動沒有興趣,食欲下降和消瘦。
二樓是女病區。范主任用鑰匙打開了緊鎖的大門,記者最先看到了幾個年輕的女孩,她們素面朝天,眼神迷離,看到范主任進來,一窩蜂地圍了上來。
鏡頭三:一個胖乎乎的女孩最先開了口:“主任,我不是你們這的病人,我是病人家屬,你放我出去吧。我不知道怎么進來的,可能是被什么人拐進來的……”另一個偏瘦的女孩則扯高了嗓門喊著:“范主任,你好,你好,你好……”身體還隨著語言有規律地晃動著。這是典型的躁狂癥,它以情感高漲,思維加快,言語、活動增多為主要表現。
鏡頭四:墻角處有一個瘦弱的女人,同時也是不幸的女人。第一次婚姻,丈夫由于車禍去世了,再婚后的丈夫嗜酒如命,對她非打即罵,家庭巨大的壓力使她無法正常生活,整天喃喃自語,患上了癔癥。被姐姐送到腦科醫院兩天自己就偷偷跑走了,她姐姐找了三個多月才找到,幾天前又第二次把她送進來。
就在記者要離開時,送飯的師傅推門進來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一份香茹菜芯,一碗紫菜蛋湯和一份米飯,顯然伙食不錯。范主任說,這些病人已經缺少精神營養,就不能再缺少物質營養了,而且吃的好也有助于精神康復。在病房外,記者看到了幾位中年婦女,每個人都面容憔悴,疲憊不堪,細問才知道她們有的是病人的母親,有的是病人的妻子,由于病房規定探視病人的時間不多,她們又想多看看自己的親人,無奈只有在病房外,透過硬冷冷的鐵窗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