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表現是什么?都市里的流行元素里,抑郁如今也已包含其中。傾國傾城的明星,風趣睿智的主持人,活潑可愛的歌壇新秀,笑倒全球的喜劇巨星,這些快樂制造者們都曾經遭遇過抑郁。焦慮癥和抑郁情緒成為了困擾人們心身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最為普遍的心理問題。
在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10萬人以上,而每年約29萬人死于自殺。
三十年前,我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為0.76%;近年來,我國的抑郁癥呈上升趨勢,在2006年做的一次調查統計顯示,深圳人的抑郁癥患病率達到7%,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抑郁癥的終生患病率達3%至7%,正在逐步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白領們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迅速成為此病的高發人群。
抑郁就是沒有快樂,生活有幸福感是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第一要義。
近年來,在精神健康領域,尤其是在西方國家,針對抑郁的團體治療逐漸成為配合藥物治療的一種主流手段。尤其是在抑郁癥治療方面,中國的許多專家學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發現抑郁癥的團體治療效果顯著由于個體治療。國內一部分機構也開始著力推廣團體心理工作坊,抑郁團體治療也逐步開始發展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主流手段。北大精神衛生中心、北大六醫主任醫師、悅明團體心理工作坊的主講導師叢中博士說:“團體治療之所以優于個體治療,最重要的是團體治療中能調動的治療資源更多。”他解釋說,團體治療往往在患者之中產生互相參照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角度的治療資源。同時團體治療還能在創造溫馨的治療環境,促進患者溝通能力,提高患者個人價值感方面有著個體治療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形成顯著治療效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