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太悶
2012年6月13日
前兩天參加病友會,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說,雖然總被同齡人羨慕悠閑、吃穿不愁,可她心里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抑郁,就是因為缺少了對生活的那份熱情。每天像小鳥一樣呆在家里,感覺整個人變得孤僻、寂寞。時常會一個人傻傻地站在陽臺上,注視著過往的行人,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任凄涼和傷感緊緊包住自己。
點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過,趕走憂慮的最好辦法是讓自己忙起來。如果成天“宅”在家里,很容易變得空虛、迷茫。到最后,一句話也不想說,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反復思考一些與現實脫節的問題,比如活著有什么意義等。
建議眾多的“宅男宅女”們打開家門走出去,去戶外看看大自然、與朋友聊聊天等,積極感受和發現生活的真善美。哪怕所做的事情沒有太大意義,也能幫你趕跑消極情緒。另外,給自己的生活適當設定目標。缺乏目標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氣。目標可以很微小,但是要樂意為之努力和付出。總之,只要是心懷熱忱地忙碌,就能領略到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到人生樂趣。
身體太脆
2012年8月20日
昨天,鄰居老孫跟我正式成了“病友”。大半年了,他總是說自己身體出了問題,一會兒頭疼、一會兒胃疼,每次從醫院回來,都拎著厚厚一疊化驗單。有時,我還看到他一個人躲在院子里的老楊樹下使勁抽煙、唉聲嘆氣……現在老孫終于確診是得了抑郁癥。
點評:據估計,抑郁患者中主動就診的只有10%—20%;其中能正確識別的只占20%;能堅持有效治療的又只有20%。有的人想當然地認為,抑郁只是心理問題,身體應該是“正常”的;還有一些人不愿意承認心理問題,就有意無意地把心理問題轉化成頭疼、失眠、沒胃口等身體不適。
宅男宅女、白領、老年人等已成為抑郁癥的高發人群。除了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3大典型癥狀,我們也要注意一些“隱性”表現:微笑型抑郁,內心痛苦,人前表現得心情平靜,甚至面帶微笑;激越型抑郁,常虛張聲勢、做一些危險的行為,因為小事怪罪其他人,一個人獨處時又容易哭泣;疑病型抑郁,常表示自己頭痛胃痛、心慌睡不好等,檢查后卻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一旦發現這些問題,務必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