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當婚青年男女或多或少都存在“都市恐婚癥”,其實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畏懼,并不是一種疾病。她們是擔心未來的婚姻生活和將來的不幸,這種杞人憂天的心理讓新人們止步于婚姻殿堂的門口。那么都市青年如何解開這些心理問題呢?
恐婚之女人篇
恐婚的女人普遍是理想主義者,她們所期待的是一種完美的生活。對于婚姻她們大多根本沒有想過是怎么回事,對“嫁”這種儀式的向往遠遠超過對嫁的結果 ―――婚姻的向往。也就是說她們所謂的想結婚,只是想得到“嫁”這樣一種儀式,而不是嫁過之后的婚姻生活。一旦提到婚姻生活,她們往往會呈現出恐慌的表 情。一般情況下女性擔心的是婚后最初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和公公、婆婆、小姑及其他家庭成員關系的處理和協調;因為不會做家務,而擔心別人挑剔自己。
讀者小韓就曾打來電話說:她現在真的很擔憂,將來要變成一家人,男方的家庭能不能接受自己?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事業,生活在一起不會沖突嗎?她 說:“我們相識在別人的生日舞會上,幾乎就是一見鐘情。我們年齡都不小了,相處了一年后覺得彼此非常合適,分開的每一分鐘都很想念對方。前幾天他笑嘻嘻地 抱來一束玫瑰花向我求婚,我特別激動,發展到這一步結婚似乎是惟一的出路。所以他求婚是意料之中的,我答應得也很痛快。可在領結婚證的時候我猶豫了,結婚 也被迫暫時擱淺。除了彼此的愛,其他方面我們彼此并不熟悉,我只見過他的家人兩次面,而且從來沒有好好聊過,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走入他的家庭,想到這兒我就 很害怕……”
恐婚之男人篇
男性對婚姻的焦慮是對自己能不能承擔起家庭重擔的能力持懷疑態度,主要考慮的是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因此,男人恐婚的“病源”主要是“放大”了生活 的壓力,在考慮過婚后的經濟責任、家務負擔、愛人的忠誠等等之后,他們對婚姻顯的誠惶誠恐,許多男人因此寧肯采取其它方式和女朋友在一起,卻閉口不談婚論 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