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的新人對于未來的展望總是美好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現實就會無情的擊碎你的夢,很多人這時就會發現,在公司中工作了一段時間,就沒有辦法繼續提升自己的事業了。這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力資源專家說過,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會存在四個危機時段。接下來就跟著尋醫問藥小編一起來看看職場生涯中的危機時段。
第一時段:定位危機。
定位危機發生在剛從學校畢業時期。大多數畢業生面對眼花繚亂的職業和崗位,在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時,會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選擇。發生定位危機的畢業生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過于自卑,二是自視甚高。
由于初涉人才市場,沒有市場求職經驗,在市場上碰了幾次壁后,一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情緒,除了少部分畢業生可能重回學校,把讀研究生作為暫時的避風港 外,不少產生自卑感的人,會草率地找個工作。而自視甚高的那部分畢業生對工作單位、崗位職務、福利薪酬都會有過高的要求,因此,在求職過程中也很可能遇到 挫折,從而陷入盲目擇業的境地。
第二時段:升職就業危機。
這種危機可能產生在工作了5—7年以后,也就是大約在30歲左右。中國人從來就有“三十而立”的說法,這一時段的職業生涯除了少數人能如愿以償升職高就外,大部分人并不能“萬事如意”。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這時的危機,就可能會用不正確的方法來發泄自己的失意。
第三時段:方向危機。
照中國人的說法,應當是“四十不惑”,而40歲左右恰恰是職業生涯的第三個危機時段,我們 稱為繼續前進的“方向危機”。因為到了40歲,或者你已經擔任了一定級別的領導職務,或者你已是這一行的“老法師”,這個時候,再往哪里前進,往往會為方 向不明而感到困惑,于是便產生了所謂中年改行轉業等問題。
第四時段:飯碗危機。
過了50歲,進入“知天命”的年齡,人也更加成熟。但市場經濟并不會給老年人的職業生涯以 特別的恩惠。這個時間段,最讓人擔憂的可能是自己的飯碗,這不僅僅指的是普通崗位上的老百姓,也涉及高位在身的領導者。這個時期,絕不可有得過且過地混日 子的想法,應當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狀態。否則,真的可能會丟掉飯碗。
看了以上內容,你對于職場中的危機時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專家提醒大家,在職場危機時段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放松自己,警惕各種心理疾病的侵襲,學會自我減壓。希望大家都能夠安然的度過職場生涯中的危機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