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做一個職場中人累嗎?累!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像兩座大山一樣重重地壓在身上,想不累都難啊!還有,現代社會在繁榮的同時,也表現出了極度的誘惑與浮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結果在心力交瘁下,心理、生理都容易出現毛病,讓人難以快樂起來。
要想快樂地工作與生活,其實是有許多竅門的。來自暨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著名心理健康專家馬紹斌教授給我們傳授了他多年研究的心得體會,令聽眾受益良多,他說擁有一個“陽光心態”是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最基本前提。確實,在面對各種不利情況時人們若都能積極應對,那就有了戰勝困難、消除煩惱的利器。
既然工作不能不干,生活也還是得繼續下去,那就給自己減減壓,讓工作與生活都快樂起來吧!
幸福和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隨著現代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工作、學業等各種壓力和煩惱紛繁而至,應該如何理性地去面對?每個人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在工作上度過,工作時候快樂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人生是否快樂,但如今不少白領因為繁重的工作而處于亞健康狀態,如何才能減輕工作壓力和煩惱呢?著名心理健康專家、暨南大學馬紹斌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大量實例,深入淺出,給到場的經理人朋友送上了一堂生動而實用的心理保健課。詼諧風趣的互動演講不時讓聽眾們發出陣陣笑聲。精彩之處,掌聲久久不斷。馬教授的“設法改變不可接受的事,設法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快樂是愛己,快樂是助人,快樂是一種能力,快樂更是一種智慧”等等精彩語錄更是使在場聽眾受益匪淺。
警惕快樂工作八大“殺手”
馬紹斌教授提出,工作是否快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人生是否快樂;工作的快樂程度是衡量我們工作品質的重要指標。緩解壓力治本方法便在于用陽光心態去實現快樂工作。在樂山大佛附近的凌云寺有一副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幾何所不容。從心理的角度看,快樂是可以選擇。一種是需求的滿足,唐代著名的慧宗禪師有個關于蘭花的故事,話說慧宗大師喜愛養蘭花,有一次大師遠游,叮囑徒弟們要照顧好蘭花,可是在一個深夜,忽然下起了暴雨,徒弟們來不及,傾刻間蘭花全都遭了殃,大家很是擔心師父回來要罵人。但是,慧宗大師回來看到徒弟們很驚恐的樣子,知道了事情緣故,教導道:“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蘭花的”這句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我們不是為了生氣才工作的,我們不是為了生氣才結婚的……想想我們當初的愿望吧,我們的初衷難道忘了嗎?記住我們當初的目的,我們堅持吧,別計較太多那些小事,難得糊涂啊!
通過這些年的調研和訪談,馬紹斌教授發現有八種情況是快樂工作的“ 殺手”。首先是“工作缺乏價值感”以及“對公司的制度和文化認同較低”。覺得公司的要求不合理,很難接受。第三個,“難勝任所承擔的工作”。比如說,現在很多工作都業績要求高、技術更新快,感覺有點跟不上了。第四個,“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認可。”很多人剛工作的時候熱情很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情逐漸降低。總覺得自己干了那么多年,工作沒有得到認可,沒受到重視。另外,“職務晉升空間小。”感覺越往上走,很難晉升,這個時候由于晉升空間比較小,導致工作干起來沒有勁頭,感受不到快樂。還有“收入福利及待遇不理想”;“人際關系緊張”;“對前途的擔憂。”比如,對自己所在公司的前途,對這個行業的前途,對自己的本身安全感,本身工作的問題擔心。結果導致工作當中不那么快樂。這八大因素在工作當中常見。向工作要健康、效率、業績,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關鍵是過程中如何能快樂多一點,找到快樂工作的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