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苦趕就業末班車的畢業生還在進行最后的努力。那些大三學生也同樣處于焦慮之中,他們為求得就業前的實習機會而努力。因為開學之后,他們就成為準畢業生了,就業壓力也將實實在在地擺在面前,這學業生涯中的最后一個暑假,他們的心情也與畢業生一樣不輕松。
為求職主動降薪
金融危機使大學畢業生向求職單位提出薪酬要求時,自己先降低了標準。“找工作不容易,我們不再純真地追求什么高薪,只想能夠‘維持溫飽’即可。盡管這樣,就業仍然艱難。”某高校新聞專業畢業生小凌說,他剛上大學的時候,曾幻想著將來參加工作了,可以一個月有五六千元的高收入,但是眼前的現實徹底打破了他的幻想,前幾天,他去一家報社應聘,當問及其對薪水的期望時,他表示只要糊口就可以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對方并沒有與他再聯系,“可能還是沒戲”。他在學校附近已租房住一個多月了,就想在鄭州找份工作,但現在卻覺得越來越難了。
小凌說他去年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但是國家級考試沒有進入面試,省級考試倒是參加了面試,綜合成績排在第三位,而該單位當時只招兩個人,對他造成不小的打擊,因為他多年來在學校一直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他說,他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就回南陽老家去了,看能不能在當地找到合適的工作,同時準備明年參加公務員考試。
直面現實養活自己
“最擔心的就是開支了。”鄭州某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林峰掏出自己口袋里那幾十元零錢,嘆著氣說。和小凌一樣,林峰也是因準備公務員考試而耽誤了找工作。林峰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上學期間,家里供他上大學后也沒有什么積蓄,自尊心極強的他靠著上學期間打工掙的幾千元零花錢維持生活,F在,他和別人合租房,每個月分攤房租300元,加上吃飯,打印求職簡歷等花銷,他的“小金庫”所剩無幾了。
“首先要養活自己。有了這個基礎才能談到其他。”林峰沉默一下,繼續對記者說。“我還有弟弟上學,家里還等著我支援呢。”來自周口的楊秋說她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現在只能借住在鄭州的一個同學家里。
畢業即失業,對畢業生來說,這句話沉重得讓人窒息。對他們來說,一切都那么現實,來不得半點幻想。“不能等啊,明年這個時候,又有一大批新的畢業生出來了,到時候競爭不是更激烈嗎?”楊秋焦急地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準畢業生加入就業大軍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比起往年,今年找工作的大軍中,加入了很多尚未拿畢業證的準大四生。準大四生們更愿意把暑假工作當做實習。采訪中,一半以上的實習生是因為擔心來年找不到工作而提前實習,當中不少人希望通過實習留在實習單位,及早確定就業方向。
大三實習瞄準就業
“從大三實習開始,就要認真考慮日后就業方向了。”就讀某大學新聞學專業的麗麗今年大三,她從大二就開始安排自己的實習計劃,期末考試前她聯系好一家企業實習。和她一樣提前實習的同學占大多數,“這個暑假宿舍很熱鬧,雖然學校要求專業實習在大四上學期才開始,但班上大多數同學現在就開始了”。
早在大二寒假,麗麗就開始在某報社實習,其間經歷幾個不同的部門,經過不同方向的實習,她漸漸摸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大三之前的實習,是打探性質,可以不斷調整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但大三暑假實習就要瞄準就業方向去努力,這樣畢業時找工作才更容易。”
僧多粥少實習也難
“現在找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實習機會幾乎和找工作一樣難!”某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小吳感嘆說。他想根據自己所學專業找一個對口的實習單位,不想去做什么能掙點錢但對所學專業幫助不大的實習,但是一時找不到。他聽說有的同學早在大二時就開始聯系有意向的單位,提前預約實習了。
據調查,有四成學生明顯感覺到今年的實習單位比往年更難找。有很多單位把實習生當做廉價勞工,只安排毫無技術含量的重活給實習生。招聘實習生的門檻也更高了,一個實習崗位,往往要經過好幾輪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