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麥當勞、肯德基的招聘職位,在清華北大大受歡迎。很難講,這些天之驕子是怎樣把“假期打工地點”變成“求職熱門選擇”的。但是,從心理的正常趨勢來看,如此大的轉變必然是經歷了相對等,甚至更為巨大的挫折、落差后方能形成。求職受挫后,每個人的心靈都必須經受或多或少的磨礪與考驗,方能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1、屈辱感
感覺丟臉,不想見同學、好友,尤其是那些事業有成的。“現在我好像特敏感,如果誰問我一句‘簽了沒’,我馬上就覺得他是存心取笑我,好像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屈辱感的產生有三種原因:第一,的確有人侮辱你的人格,這顯然不是你的錯,你可以反擊,也可以等他自己碰壁;第二,兒童心理作祟,被過度寵愛,所以一次被拒絕就當成屈辱。那么,我可以肯定該調整的是你,而不是社會,權當這是個挫折訓練吧;第三,貪婪心態,覺得好事都該你撞上,否則就是受辱。
2、自卑
自信心完全喪失,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懷疑自己永遠都找不到工作。“以前我的想法是:這世界上沒有咱干不了的活兒!現在我的想法是:還有什么我能做得了?就連旅館前臺都要工作經驗,我鐵定是干不了的。”
有的人不是因為遭拒而自卑,迷醉于自卑的人即使成功也會自卑不已:“你看,我的同學進了外企,我卻只找到一個民營企業的工作。”自卑形成了心理慣性,他的心理能量和自我評價就不容分說地往低處流了。自卑者有兩種出路:要么在自卑中凄慘地生活,要么把自卑視為成長的杠桿,找到自己的失重點,也找準自己的就業點。應聘秘書不行,咱就不爭這個不行的,換個能行的角兒不就得啦?
3、茫然
對未來沒有掌控感,覺得一切都不可測,并且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剛畢業時還每天往人才市場跑,在網上投簡歷,但是現在大半年過去了,一次成功的都沒有。我開始懷疑那些努力到底有沒有用,我究竟該寫什么樣的簡歷,該往哪里投?”
迷茫是面對自由所產生的眩暈感。我們應該感謝迷茫,因為迷茫的同義語就是多樣選擇的余地。一個被規定了一切的人會迷茫嗎?現在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在迷茫中盲目跟風,免得跟丟了自己的魂兒。在迷茫中不斷嘗試、碰壁、總結經驗,出路會在上下求索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