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應屆大學畢業生,到新單位工作已滿一個月。悠閑的校園生活方式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使這些處于"斷乳期"的職場新人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失等問題已成為不少剛工作大學生的通病。
大多數應屆大學畢業生,到新單位工作已滿一個月。悠閑的校園生活方式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使這些處于"斷乳期"的職場新人面臨著巨大轉型壓力。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際交往、禮儀文化缺失等問題已成為不少剛工作大學生的通玻…一挨批就哭哭啼啼某傳播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肖先生告訴記者,單位對今年新招聘的幾個大學生很不滿意,幾個大學生都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平時聚在一起喜歡"唧唧喳喳",對領導也很會討好,但對布置的工作卻沒有時間概念,經常拖拉。結果有兩次被經理訓斥,幾個女孩子當場就委屈地大掉眼淚,怎么勸也打不祝現在經理再給她們布置工作,只能這樣說:"小李,你乖一點,今天五點下班前一定要完成任務,可以早點下班。""小徐,你不要再和小李說話啦,讓她快點做。"簡直就是"連騙帶哄"。
肖經理認為,現在的一些新大學生雖然功課學業都不錯,但由于被家庭過分嬌寵,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對待工作的責任心也不強。他們公司的重要崗位,以后情愿招聘三四十歲有工作經驗的人,他們更有責任心,吃得起苦。
接電話大聲說"喂,誰啊"
記者在交大附近一所培訓中心看到,一群新進單位的大學生正在接受專門的禮儀培訓,學習如何正確坐、立、行走,如何在西式宴會上使用餐具、如何接電話等等。負責培訓的張老師告訴記者,這是某外企給職場新人上的第一課,原因就是很多大學生剛進單位待人接物很不禮貌,缺乏基本的禮儀知識。
張老師說,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會忽視一些工作中的小細節,如見了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接電話時喜歡大聲說"喂,誰啊",坐姿不雅觀,客戶去吃商務餐不會用刀叉等等,曾經有一個前來上課的女孩子就是因為吃西餐時把刀盤弄得"咯咯"作響結果被客戶視作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