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在正式被單位錄用之前,要接受統一組織的體檢。可是,眼下,除了普通體檢外,一項被稱之“心理CT”的職業心理體檢,也逐漸為越來越多單位所重視。7月30日,記者從沈陽市精神衛生 中心獲悉,“心理CT”對用人單位和新員工都有重大意義。
職業心理“體檢”火爆
30日上午,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測量中心主任韓佩英又開始忙碌起來:來自沈陽某媒體的14名準記者來此接受“心理CT”,學名叫職業心理體檢。“針對媒體從業人員的特點,主要圍繞三大部分進行心理測試,即人格一貫表現、適應環境能力、心理健康 指數。”韓主任介紹。心理測試既可以通過書面問卷形式進行,也可以制成類似機考的心理測驗題目。
為了有直觀體驗,記者選擇了后者:坐在電腦前輸入考生號碼后,進入了網上的測試頁面,全部是選擇題,用鼠標點擊答案即可。“測試后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統合歸納,最后推出每個人的‘心理體檢報告’。”韓佩英主任告訴記者,測試結果成為單位人才選拔的科學輔助工具。
作為心理專業醫生,韓佩英并不認為測驗的結果有任何好或者壞之分,“你以為測試出內向的人就一定不適合做銷售嗎?可是有一些性格內向的人卻能夠耐得住寂寞,他們雖然不適合做一線記者,但去做編輯會做得相當優秀。”
韓主任指出,目前,除了醫護人員、教師、公務員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正在參加到職業體檢的行列中來。最后,她談及成功心理學的秘訣用了一個比喻:“讓馬兒去跑,別教兔子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