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詢中,又進一步了解到,小路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是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上了大學。父母的離異,使小路在比較封閉的山區,沒少遭受小伙伴的欺負,在他7~12歲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克服自卑感,培養能力品質時,產生了成長障礙,可當時由于他的學習成績好,性格上的缺陷就被老師和家長忽視了。當他在18歲以后,需要和周圍的人建立親密感,克服孤獨感,培養愛的品質時,依然是被他的學習成績好,而被周圍的人忽視了他的心理需求,忽視了培養和鍛煉他構建良好的人格,忽視了培養他“愛的能力”。
所以,在這個繁華的城市、在這個新環境中,他依然是被動地等待。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離異的孩子長大后易感到寂寞,這是因為父母的離異使比較內向、害羞、社交技巧差的孩子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形成了“自尊心低”,而自尊心低的人可能不愿意在社會生活里冒險,使他們不易和他人形成人際關系……心理咨詢師說,小路的情況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建議小路知道了自己感到寂寞的原因和形成寂寞的原因后,急切想改變現狀
咨詢師給他的建議:
1.提高自己對他人關注度。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向周圍的同事表示你對他的關心,周圍同事聊天時,你要恰當地表示出你的興趣,不要只參與自己感興趣的事。
2.培養訓練自己遵從社會規范的能力,多參加社會、單位的公益活動,在活動中多觀察、模仿他人的積極行為。
3.遇到問題,學會換位思考,正確認知環境給自己造成的壓力,積極調整心態,化解不良情緒。
4.放松情緒、減輕壓力。防止心理壓力產生,放松情緒有利于壓力減輕。
5.轉移注意力,人們在情緒緊張的情況下,轉移注意力可以緩解情緒,避免由于緊張造成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些情境上,產生惡性循環。
6.最后是自我激勵和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是努力的、合群的,周圍的人也是可以信賴的。經常給自己積極的鼓勵,并積極實施行動,寂寞就會離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