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有七年之癢,而職場上也有五年之癢,工作五年之久的人,心理上容易產生倦怠感,遭遇職場危機。
應屆畢業生步入職場后,第一年是角色轉換期,還未適應新的環境,又面臨外部各種現實的壓力,精神會比較緊張。到了第二年,職場人士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工作技巧,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執行面的工作內容。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做好現有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這一階段的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工作了三四年的人,在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將獲得個人職位晉升。到了第五年,一些人或者由于能力提升速度不夠,或者由于其他因素影響未獲得晉升,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心理緊迫感。
職場幸福感取決于三個方面,興趣、人際關系以及愛不愛自己。
首先,興趣與職業的滿意度及幸福感有很大的關系。大多數人在擇業之初,首要考慮的是金錢,認為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是很奢侈的。但是即便不能百分之百感興趣,也至少有一點對所從事工作有興趣才好。
其次,是人際關系。毫無疑問,良好的人際關系,會讓你的職場生涯更加愉快。人都是需要從其他人那兒得到關注的,一個人的人際關系不好,被同事漠視,這樣的狀況心理學上叫做“社會性死亡”,長久以后很容易有輕生的念頭。
最后,幸福感更多地取決于你愛不愛自己。職場中的人常常抱怨自己的壓力很大,其實這份壓力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自己,人們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在內心不斷驅策自己一定要努力,于是便忙得沒有喘息的機會,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許多壓力和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