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可謂是無處不在啊。在學習、工作、生活的場景中,很多朋友都有過如何面對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生活壓力的時候。其實作為一個職場年輕人,我也在默默地摸索中。在工作場合、以及和前輩的交流中,我也學習到一些面對工作壓力如何解決如何應對的方法和思路。所以今天,從一個年輕人的角度,來寫一些自己對工作壓力的粗淺理解和看法。
工作壓力增大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自身的能力和經(jīng)驗暫時無法適應當前的工作要求
可能你進入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可能你調入公司其他部門、可能你升職,新的工作崗位把你的工作要求和標準提升到一個你之前工作沒有觸及的范圍。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你需要調整自己已經(jīng)習慣且舒服的工作方式,來應對新的工作壓力。跳出舒適區(qū)域的過程總是痛苦的,所以你會感覺工作壓力突然增大。
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更多是以勤奮和認真來解決工作問題,因為那個時候自己經(jīng)驗還淺、思考維度也不夠豐富。所以工作任務下來,我會先做一個方案,如果第一次的解決方案不能讓業(yè)務同事滿意,我會下來自己再反思、想新的解決方案、修改好再提交以討論。
那個時候加班是常態(tài),我一般第一個到公司,最后一個走,回到公寓打開電腦也會發(fā)呆想新的解決方法。后來,工作角色和任務調整,成為主設計師,很多工作任務的解決方案需要一次機會搞定,這就是新的工作變化,而我之前那種會議后評審后再去反思、修改想法的工作方式不再適應新的工作要求,這就是工作壓力增大的一個原因。
2、組織的資源配置還不夠合理
這樣的狀況在團隊劇烈變化、大公司部門調整、創(chuàng)業(yè)公司未成熟時期都可能出現(xiàn)。
簡單來說,事情多人少,或者事情難同時能解決的人少。
簡單的例子。一個團隊有 1 個交互設計師、1 個視覺設計師、1 個前端開發(fā)工程師,做一個 App,工作量正好。有一天,視覺設計師跳槽了,在補充到新的視覺設計師之前,交互設計師需要畫一部分視覺稿、前端開發(fā)工程師需要靈活使用交互設計稿和部分視覺稿來直接開發(fā),交互和前端的工作壓力都增大了。如果有一天,前端開發(fā)工程師又去創(chuàng)業(yè)了,那交互設計師就要畫稿和開發(fā),工作壓力就增大的更厲害了。
3、新的環(huán)境你還不夠適應
新的環(huán)境會影響工作,并帶來工作壓力的增大。例如結婚了,你可能不能每天加班到很晚,因為你要回家洗碗,所以你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來保證工作質與量的滿足;你到一個新的國家工作,語言還不夠流利,可能影響你的工作溝通;你熟悉的老板退休了,新的老板工作方式和工作重點安排與你之前的老板不太一樣…… 新的環(huán)境會一定程度影響你的工作發(fā)揮,所以在你重新回到你的最好狀態(tài)之前,工作壓力肯定是增大的。
解決方法是什么?
先記住這點,工作壓力增大一般是好事。除非你突然工作技能和狀態(tài)全面下滑(一般不太可能),那工作壓力增大根據(jù)以上三個原因,都算是有價值的。
第一種:
工作要求的提升造成你現(xiàn)有經(jīng)驗技能一時半會適應不了,這是你升職或者進入更重要工作崗位的原因。你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才會有機會去進步,去鍛煉自己。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兵來將擋、勇往直前、邊走邊想,把自己的技能和經(jīng)驗提升到現(xiàn)在的要求,甚至要提升到卓越,才能有下一個突破的機會。把工作壓力想成目標,把工作壓力健康化思考。一般來說,一切都會很快好起來。
第二種:
組織結構不夠完整讓你工作壓力增大,是你成為重要人物的機會。團隊人員流失嚴重的時候、公司部門調整人心渙散的時候、創(chuàng)業(yè)公司初期最艱苦的時候,你作為主要人員撐住了,后續(xù)你會享受到應得的價值。退一步說,如果沒有得到太多利益價值,這些艱苦時候的毅力和決心,也會是你工作路上的寶貴財富。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想清楚,做不做,值不值得,能不能進步,想好了就不要回頭。如果選擇留下來,就撐住。這個過程非常難,但是根據(jù)觀察朋友的故事,很多朋友的成功(讓我羨慕且佩服的成功)都是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
第三種:
新的生活帶來的工作壓力增大,是你練習調整工作生活平衡的機會。年輕的時候,個人負擔少、社會壓力小,所以工作壓力很多時候靠硬撐也 OK;年紀大了,結婚、生子、身體需要保養(yǎng),你需要聰明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來保證工作的順利,且不影響家庭、身體健康等你人生必須重視的事情。把這個平衡抓準了,對自己人生太重要。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把心態(tài)放寬、放平緩,爭取變得更聰明。年紀大了后,一般走過的路,見過的世界也多一些,每個人都能有一些自己的思維模式去應對工作生活平衡這個問題。你需要的就是不停調整這個平衡。
開個玩笑,剛工作的時候,我一天的生活是:起床、收拾、開車上班、工作、下班、加班、讀書、睡覺;年紀大了后:起床、收拾、把老婆大人的早餐和午餐打包好放桌子上、上班、午休時間去散步一小時鍛煉身體、繼續(xù)上班、下班、買菜、回家協(xié)助老婆大人做飯、偶爾做飯、做飯的時候接聽工作電話、跑步、看書、做清潔、寫文章……(當然,大部分家務還是老婆大人做的)
這里講一個我感觸很深的點,工作壓力要分為兩類:身體、心
很多朋友和我討論過一個問題,我相信這個想法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辛苦,天天加班干活,經(jīng)理天天不知道在干啥,感覺很輕松的樣子。
我年輕的時候真的有這么想過,那個時候老板每天準時火車回舊金山,平時一直開會找不到人,然后對我的設計稿進行點評給方向、給點工作建議啥的。當時一方面很感激老板教我,一方面也有偷偷想過,當經(jīng)理真好。
這個階段工作壓力體現(xiàn)在你的身體上,可以說是“體力活”
工作越久,“體力活”會飽和,但是“腦力活”會越來越多,工作壓力就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如果你表現(xiàn)優(yōu)秀,公司會給你一個團隊去支撐你,讓你把經(jīng)驗和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腦力活”把工作壓力放在你的心上
我用一個簡單得可能有些草率的例子來講述一下“體力活”到“腦力活”的漸變。例子是純粹編的,不是我的工作哈。
例如我做一個手機 App 的設計,有一天,我老板過來說,我們要扁平化啦,改,這么改,然后他告訴我改的思路和例子,我就去改這個 App 的 100 張設計稿。我給老板說,可能要 5 天,老板說,時間太長,你可以嘗試這么這么改,然后他給我一個新的方法,我說,好,3 天,老板說,這樣吧,因為比較急,2 天半。我說好。我的工作壓力就來了,如果我 2 天半做完,就是完成工作,2 天做完,就是超出老板預期,2 天半沒有做完,就是沒有達到目標。這是“體力活”的工作壓力。
我繼續(xù)做這個 App,有一天,老板過來給我說,我們的 UGC(用戶產(chǎn)生內(nèi)容)太少了,活躍也不行,我的思路大概是這樣這樣,你看看咋辦,我說,好,ok,我去想想,老板說,下周搞定可以不?我說,可以。我得理解老板的目標,去想新的方案,去解決商業(yè)問題,然后還要畫稿,還得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這就是“腦力活”和“體力活”并存的壓力。
有一天,我老板升職了,就讓我管這個 App,我當老板了,我的大老板給我說,我們的 App 在商業(yè)市場位置比較危險,和 XXX 競爭有一些壓力,未來 3 年的突破點有一些困惑,我不管我要這個 App 打敗 XXX,用戶數(shù)量到 1000 萬,活躍用戶要多 3 倍,營收要到 3 千萬,團隊要找到 10 個業(yè)界精英,參加 XXX 展覽要給我拿獎,把 XXX 思路和 XXX 理念實施到項目和團隊中。然后我默默地苦思冥想,想出目標、計劃、可行性分析結果、分工、風險,然后去安排到以前我這個角色的設計師去改稿。這是“腦力活”的工作壓力。
“體力活”是顯而易見的,工作時間長,工作輸出量大,愁眉苦臉,面黃肌胖……
“腦力活”是不太容易看見的,很多事情都要想、斗爭、面臨很多壓力、照顧很多情緒、實現(xiàn)很多目標……
后來我有幸成為設計 leader 后,才發(fā)現(xiàn)雖然出的設計稿少了,但整體工作壓力比以前大很多,我回想起以前年輕時候偷偷埋怨老板不太關注我,也是挺有意思的。
很多朋友給我講過類似的想法和故事。其實大家都不容易。XXX 晚上 11 點完成工作回家,太累,倒頭就睡;XXX 的老板半夜 3 點醒過來,覺得事情多且難以處理,有些煩躁,想想解決方案,就睡不著了。……
團隊內(nèi)部的尊重和理解是相互的,對上,尊重、盡力理解、學習、分擔壓力;對下,尊重、盡力理解、承擔風險、合理安排,團隊才會積極有效的發(fā)展。
工作壓力,自己應對好自己的就好,不要太糾結于與別人對比。每個人的角色和世界都不一樣。做好自己最重要。工作壓力,要理性思考,切忌盲目埋怨和負能量。因為埋怨帶來不了什么,甚至都不能安慰你自己多少。應該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讓工作和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