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妹妹的一周年忌日——2009年5月12日這天,劉仁艷的“北川羌族小妹”淘寶服裝店開業了。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劉仁艷希望,“能夠用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記錄自己重新開始的人生。”
頭些天,生意好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傅擁軍對這家網店的報道,首日的瀏覽量就有5000多人次,雖然那天劉仁艷前去北川祭拜妹妹,沒能在線,但許多人還是買下了店里的衣服,還有很多留言,鼓勵她“好好生活”。
一時紅火的生意,讓劉仁艷對網店的前景非常樂觀,她甚至有點“被沖昏了頭腦”,接下來的那個周末,她拖著男朋友去了服裝批發市場,一下子批了2000多元的衣服,這幾乎是兩人身上所有的存款了。
然而被媒體激發出來的熱情顯然不能持久,劉仁艷很快發現,小店的生意越來越清淡,有些時候,甚至好幾天都沒有一個顧客上門。
淘寶網上的服裝店太多了,有幾個人會注意這樣一家小小的店鋪呢?而且,貨源是個大問題,從批發市場拿回來的那些衣服,“沒有什么特色”,盡管2000元已經是劉仁艷最后的本錢,但這樣的小數目,顯然不能從批發商那里拿到更優惠的價格。
大多數時間里,劉仁艷每天早上9點就準時坐在電腦前,守候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上門的顧客,一直忙碌到夜里12點。她不愿意錯過任何一個機會,電腦是從來不關的,有時,夜里睡到三四點,迷迷糊糊地聽到音箱里傳來“叮咚”的詢問聲,馬上就得翻身起來看看,但她通常會很失望,那只是個廣告而已。
她會遇見一些難纏的顧客。前半個月,有個顧客在她這兒買了一條褲子,劉仁艷按照確定的尺碼發了貨,但對方收到后,卻說褲子太小,要求退貨。劉仁艷和她磨了一下午,最后也沒能拗過她,不僅沒做成這單生意,還倒貼了10塊錢的運費,這幾乎是她那一整天的收入。
不過,盡管心里“委屈得想哭”,她卻不得不賠著笑臉。她已經習慣了把這些原本陌生的顧客稱為“親”,雖然人家退了她的貨,讓她賠了錢,她依然得和“親”道謝。
她不得不振作起精神來面對這一切,因為這個小小的網店,寄托了她如今唯一的夢想。這個夢想是那樣地強烈,尤其是在母親李秀瓊這一年里接連做了兩次手術之后。今年4月,還在批發市場當導購員的劉仁艷就把母親從山里接了出來,在綿陽做了鼻炎手術,可回去后沒多久,母親又被發現有子宮肌瘤,6月又接受了一次大手術。
“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的身體能夠平平安安的,然后我和男朋友努力工作,賺錢把他們從大山里接出來。”劉仁艷說。
生意清淡的時候,劉仁艷會打開電腦D盤里一個藏有照片的文件夾,看一看妹妹的樣子。
在她的衣櫥角落,還掛著一件從未穿過的新衣服。那是地震前幾天她寄給妹妹的那件白色短袖。衣服的袖口有著精致的白色蕾絲花邊,胸口還有一個小小的蝴蝶結。她偶爾把這件衣服拿出來看一看,好像妹妹隨時會從外面回來穿上它一樣。
6
劉仁艷的難處,遠在千里之外的傅擁軍是知道的。今年7月,他趁一個到四川出差的機會,特意聯系了一家服裝商,帶上了20多套新出廠的夏裝。他想讓劉仁艷穿上這些衣服,然后專門為她的網店拍上一些真人模特的照片,也許會對她的生意有所幫助。
從一個攝影記者的眼光來看,劉仁艷稱得上“美麗”:1.65米的身高,身材勻稱,瓜子臉,眼睛大而有神,白凈的皮膚,笑起來嘴角兩個小小的酒窩。
她也是愛美的,這從她那間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十多平方米的臥室就能看得出來。她甚至會把那些包裝盒里的淺藍色泡沫塑料,剪成一個個小格子,用雙面膠粘在書桌邊的墻壁上,變成看起來很別致的書架。
不過,自從開網店以來,這個羌族姑娘已經很久沒穿過新衣服了。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里,她總是把兩件舊T恤來回換著穿——一件黑色的,是朋友送給她的廣告衫,還有一件淡紫色的,是去年夏天她從地攤上買來的,花了40塊錢。
盡管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為積壓在手里的一批衣服發愁,她也不舍得自己拿出一件來穿。
但是,在7月的那天下午,隨著傅擁軍的到來,這個女孩終于有了一個機會,可以換穿20多套不同的時裝。
劉仁艷租住的房間太小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場所,最后把地點定在了劉仁艷租住的樓房的天臺上。
這是一棟22層樓房的頂端,到處樹立著樓下住戶廚房的油煙機排放煙囪,找來找去,他們實在很難找到一個“干凈”的背景。看傅擁軍扛著個大相機吃力,劉仁艷的男友特意搬上來一只紅椅子,讓他坐下來休息。
沒想到,這張紅椅子一下給了傅擁軍某種靈感,他靈機一動,讓劉仁艷站到椅子上。她背后的天空,就成了最“干凈”的背景。而換衣服的地方,就是天臺一個偏僻的角落,有兩根煙囪擋著,周圍高樓里的人也看不見。
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劉仁艷換上了這20多套新衣服,她站在椅子上,擺出各種各樣有點業余的姿勢,沒有影棚,沒有布光,沒有背景布,也沒有靜物臺,在灰暗色的天幕下,這個羌族女孩,和那把鮮艷的紅椅子,構成了鏡頭里惟一的亮色。
然而這樣的照片,顯然不如那些精心設計的專業網店模特時裝照更吸引顧客,這究竟能幫上劉仁艷多大的忙?傅擁軍自己心里也沒有把握。
而且,當他把照片上傳到自己的博客后,也引來了許多網友的非議。有人覺得,這是在利用地震做噱頭,用人們的同情心來賺錢,還有人覺得,傅擁軍為了吸引人氣,在人為地制造新聞。
其實,如果時光倒流幾年,傅擁軍也很難認可這樣的“攝影作品”。他從一所中專的駕駛專業畢業后,先后當過大貨車司機、交通協管員、派出所民警和文化局的宣傳干事,那個時候,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他最喜歡的題材,是拍攝“各種大場面,大事件”,或者是“跑到很遠的、人跡罕至的地方去搞創作”。
但在見到那幅著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照片后,年輕的傅擁軍“好像豁然開竅了”。他越來越意識到,“那種照片并不是生活的本質”,“在最平淡的日子里,在最普通的人身上,也有很多有意思,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等待著攝影者的鏡頭去捕捉。”他說。
所以,在為劉仁艷拍攝照片的過程中,這個攝影記者突然從心里油然生出一種“尊敬感”。
“別的漂亮女孩子穿衣服,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美麗,可她穿上這些衣服,是為了把它們推銷出去,來換取一些實現夢想的機會。那么,這把紅椅子,不正是劉仁艷尋找夢想的一個舞臺嗎?”這個38歲的男人感慨地說,“生活就是這樣在瑣碎與尋常間尋找著自己的出路,能成為這個女主角的攝影師,我覺得自己很榮幸。”
這樣的理念,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一個網友在看完照片之后,在傅擁軍的博客里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雖然說拍攝這一組照片,是為了能讓網店經營更好,但它背后的故事,正如這平實的畫面風格一樣,有血有肉,與人親近,看似平淡,卻能為你娓娓道來。這故事與商業有關,但我們卻可以從中領悟到商業以外更多的、更沉甸甸的東西。”
(本版圖片 傅擁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