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電話讓她扛起重擔
在殯儀館,思思的媽媽周麗(化名)哭著拉住曹恒蕾的手說:“我一直在找你。”她知道女兒對曹恒蕾的托付。
去年五一節前一天,曹恒蕾接到周麗打來的電話:“你放假回家住幾天吧!”放下電話,曹恒蕾突然感到心里一震,從此自己的肩上有了重擔。
次日,曹恒蕾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趕到周麗家。周麗見到她很高興,堅持為她買了件新衣服,“她認為既然收我為干女兒,就應該為我買東西,雖然我不愿花她的錢,但不忍心拒絕,怕她誤會”。
7年前,曹恒蕾的爸爸曹聚川因腦血栓偏癱一直臥病在床。好友思思去世不久,曹恒蕾的爸爸也離開了人世。從未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曹恒蕾,突然要承受來自親情和友情的雙重痛苦。
此時,母親董文華給了曹恒蕾力量。母親知道思思的事后,非常支持女兒,叮囑女兒“要好好照顧周阿姨”。
上高中時,曹恒蕾是在泌陽縣一位好心阿姨的資助下才順利完成學業的。高考時,曹恒蕾報考了免費師范生。按照國家政策,她上學不用交一分錢學費,每月學校還給發400元生活費。“正是有了這樣的好心阿姨,我才能考上大學;有了這樣的好政策,我在大學才能衣食無憂、安心念書。”曹恒蕾說,她的經歷讓她一定要承擔起對另一個生命的承諾。
●一年半后“阿姨”變“干媽”
去年五一過后,曹恒蕾幾乎每逢周末,就坐公交車趕到周麗家,干家務活,陪她說話。
周麗的手機上有曹恒蕾給她發的一條短信:“無論以后發生任何事情,我都會陪您一起走下去!”這位50多歲的母親對當地媒體記者表示,就是這條短信,讓她挺過了失去親生女兒后那段最難熬的日子。
細心的曹恒蕾在看到周麗情緒低落時,就給她講自己在學校發生的高興事,比如自己拿獎學金了或者過英語四級了;周麗洗完澡,她搶著洗衣服;周麗做飯時,她總是陪在旁邊洗菜、聊天。
讓周麗感動的事還有很多。一次,她出去辦事,中午回家時,曹恒蕾竟然自己到菜市場買菜、燒好一桌菜正等著她;今年3月,她生病住院,曹恒蕾知道后,連忙請假趕到醫院;今年母親節,曹恒蕾買來一大束康乃馨……更為有趣的是,曹恒蕾的生日和周麗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
曹恒蕾說,生日那天,她們一起去逛街,周麗給她買了件羽絨服,她穿上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
曹恒蕾以前一直都喊周麗為“周阿姨”,經過一年半的相處,最近,曹恒蕾開始改口喊她干媽了。